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聚焦太湖水环境治理

科普中国-绿色双碳
原创
聚焦绿色低碳技术理念 科普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收藏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天堂之美,在于太湖美。太湖之美,美在太湖水。望着绿水青山,伴着鱼米之香……太湖那么多美,让每个走近她的人都流连忘返。作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拥有405公里长的湖岸线,流域地跨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0%左右。然而,2007年的春夏之交,太湖出现蓝藻大爆发,让太湖这颗“明珠”黯然失色。经过十多年的铁腕治污、科学治理,一个人水和谐的太湖流域又逐渐回到人们的身边。

十几年的太湖水治理历程,所实施的方案和措施堪称当今中国水环境治理的“百科全书”。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的防治资金超过千亿元,新建各种污水处理管网24500公里,相当于绕太湖56圈。太湖流域治理也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第一个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第一批国家绿色保险试点;率先在地方法规里确立“环保优先”原则;率先建立省市县三级流域管理机构;开创影响深远的“河长制”;在流域交界断面引入生态补偿理念;提高全流域污水处理费,让运营单位不再亏损,调动治理污染积极性……

经过十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太湖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到2021年,太湖湖体水质总体评价为Ⅳ类,较2007年提升了两个水质类别。22条主要入太湖河道中有17条达到或优于Ⅲ类,较2007年提高了64个百分点。太湖流域连续14年实现了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的“两个确保”目标。太湖流域经济增长接近翻两番、人口增加近两千万,同时湖体富营养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河网水环境质量显著提高,实现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太湖正逐渐恢复昔日鱼翔浅底、碧波荡漾的美景,这得益于科学治太、精准治污的坚持。在苏州市吴江区的东太湖区域,可以看到卫星遥感、自动监测、人工巡测、无人机查看等一张“天地一体”的监测预警网络可24小时监测太湖的水质变化。而位于宜兴丁蜀镇的莲花荡农场的生态转型可堪称从被动治理到主动治理、铁腕治太转向科学治太的一个缩影。以前莲花荡周围都是围网养殖、鱼塘和养殖场,环境脏乱。如今的莲花荡稻香鸭肥,不仅有智能灌溉沟渠,还运用物联网技术实行精准施肥,减量化施肥,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通过实施智慧种植,莲花荡农场已建成绿色、有机水稻田5000亩,水质已从劣Ⅴ类转为Ⅲ类。

近年来,从顶层设计到地方努力,再到守护太湖的每一个人,大家的坚守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重塑太湖优质环境,我们仍需守牢治水责任担当,精心呵护这一片温山软水,为太湖增添更多美丽色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幸福河湖之间。

审核专家:高志岭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

中国科协科普部

新华网

联合出品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汪宗仁勃利县农业技术
学士级
美丽的太湖
2023-07-18
杨伟升:杨梦彬爸爸
太傅级
已经
2023-07-18
平山社区程广勤
太傅级
红旗映绿波,春风湖面吹。
2023-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