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再铭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理研究员
审核:殷海生 中科院上海昆虫博物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流言
夏季来临,万物生机,昆虫也迎来了它们活动的高峰期。每到这个时候,网络或其他媒体上就会有大量标题特别吓人的新闻发出:“遇到这种虫子,千万别拍死!否则后果可能会很严重”“这种昆虫太危险,它们是‘飞行的硫酸’”“小伙手欠拍死虫子险毁容”等。点进去查看,发现都和一种小小的虫子——隐翅虫脱不开干系,那么隐翅虫到底是什么?真的不能打吗?有人说处置不当会毁容?这些说法都是真的吗?
分析
遇到隐翅虫确实不要拍打,隐翅虫体内含有隐翅虫毒素,在人体表皮会引发炎症反应,可能引发红肿、水泡,对特殊体质人群还可能会留下疤痕,若在脸上确实会有一定的风险。但网络传播往往有许多夸大的成分,很多图片和隐翅虫并不相关,比如流传甚广的一张照片中一个人的整条手臂都鼓起了巨大的水泡,这种反应可不是小小的隐翅虫能造成的;还有网上传说隐翅虫在脸上爬过就会毁容,这些都属于谣言,大家不要相信。
隐翅虫居然有六万多种?
那究竟什么是隐翅虫?隐翅虫是一类昆虫,它属于鞘翅目隐翅虫科,是这个科中6万多种昆虫的统称。鞘翅目是昆虫纲中第一大目,种类占了所有昆虫种类的近三分之一,俗称甲虫。
也就是说隐翅虫和我们熟悉的金龟子、七星瓢虫一样,都是一类甲虫。只不过它这个甲虫长得不够典型,我们印象中甲虫的背部都有坚硬的“鞘翅”保护,整个身体像穿了一件铠甲,看起来全副武装、坚实无比。隐翅虫则不一样,它的鞘翅十分短小,仅仅覆盖在胸节上方,而柔软的腹部暴露在外,乍一看上去好像没有明显的翅膀一样,故而得名“隐翅”。别看翅膀小,隐翅虫的鞘翅下也折叠着昆虫的膜翅,它也可以利用这对膜质的翅飞行移动。不过相对来说,短距离内隐翅虫更愿意爬行而不是费力地飞行。
昆虫的种类繁多,刚刚提到全世界有6万多种隐翅虫,大家可能十分惶恐。事实上,并不是说隐翅虫科的昆虫都有毒,只有隐翅虫科下面毒隐翅虫属中的一小部分种类是有毒的,而绝大多数的隐翅虫都是对人体无害的。
我们如何区分有毒的隐翅虫?
我们日常报道中说的隐翅虫一般指毒隐翅虫。那么我们如何区分有毒的隐翅虫呢?毒隐翅虫一般体型较小,体长通常为1到2cm,并且身体上颜色分布十分有特点:头部黑色,胸部红色,鞘翅黑色,腹部前端红色,腹部末端黑色。整个身体呈现出明显的“黑—红—黑—红—黑”颜色,十分醒目。
版权图库图片,不授权转载
而这一类十分显眼的颜色叫做警示色,是在告诉捕食者:我有毒!别碰我!我不好惹!毒隐翅虫的这种警示十分管用,有许多无毒的隐翅虫或者其他种昆虫,也会在身上长出类似颜色的花纹,企图鱼目混珠,让天敌们也以为自己有毒而免于被捕食。
在生物学上,这种无毒(或无害)物种模拟另一种有毒(或有害)物种来保护自身的行为叫做贝氏拟态,是一个十分经典的案例。很多时候,这些拟态高手模仿得惟妙惟肖,可以说是以假乱真。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还真的不太好分辨这“真假美猴王”。其实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只要见到这种警示配色的昆虫就避而远之,不去招惹它们,自然也就降低了自身的危险。
剧毒的隐翅虫
自己居然不能产生毒素?
说了半天隐翅虫、毒隐翅虫的,那么它到底是怎么产生毒素的呢?(下文中的隐翅虫如无特殊说明,一般就指毒隐翅虫。)先告诉大家一个冷知识,可能很多人都难以相信:隐翅虫本身是没有毒性的,它自己也不会产生毒素。隐翅虫的血液(昆虫称为血淋巴)中共生有一类叫假单胞菌的细菌,隐翅虫的毒素实际上是由这些细菌分泌产生的。
隐翅虫也因共生菌的不同而毒性不同,一般认为只有雌性的隐翅虫才具有较强的毒性,雄性一般较弱甚至可能没有毒性,雌雄隐翅虫的毒性差异可以达到10倍以上,但也不能完全排除雄隐翅虫带有较强毒性的可能。昆虫与微生物共生从而获得了特殊的生存能力的例子其实在自然界并不少见,例如白蚁本身并不能消化木头的纤维素,而要靠肠道内共生的微生物来帮助消化分解,从而获得了啃食朽木的能力。
隐翅虫血液里的毒性物质是一类叫做隐翅虫毒素(Pederin)的化学物质。隐翅虫毒素是一类具有两个四氢吡喃环的酰胺类物质,毒性极强,对人类来说其LD50(半数致死量,医学与毒理学常用的研究概念,即一种毒物在实验生物的群体中可引起半数死亡的剂量。)甚至低于2mg/kg。在体内,隐翅虫毒素可以抑制蛋白质和DNA的合成从而抑制正常细胞的有丝分裂,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内脏损伤,甚至导致死亡。
版权图库图片,不授权转载
遇到隐翅虫,千万不能打!
隐翅虫毒素如此可怕,为什么我们很少听说隐翅虫致人死亡的新闻?其实大家也不必过于惊慌,上述现象是实验室内食用或静脉注射的研究结果。隐翅虫既不会像毒蛇、蚊子一样咬人、叮人,也不会像马蜂、蝎子一样蜇人,它们是没办法将隐翅虫毒素注射到我们人体内的,也就不会引发如此可怕的后果。
前文讲过,隐翅虫毒素是在隐翅虫的血液中,只要隐翅虫的身体不破损,血液不流出来,也就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隐翅虫损伤,往往都是隐翅虫在身上爬行时被人拍死,身体破裂、血液流到人的皮肤上造成的后果。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一再强调,遇到隐翅虫千万不要拍。
隐翅虫为何找上人?
隐翅虫放着好好的路不走,为什么非到人的身上来?其实要说这事儿,隐翅虫也挺冤的。隐翅虫在身上爬,是因为它没把你当人。(这可不是骂人啊!)隐翅虫并非伴人生物,不像苍蝇、蟑螂什么的就喜欢人家里的残羹剩饭或者垃圾堆;隐翅虫也不像蚊子、臭虫一样需要吸人的血来补充营养。它的生活完全不需要人,可以说和人类井水不犯河水,出现在人的身上纯属意外。
当然也有一点,隐翅虫有趋光性,夜晚容易被人类的灯光吸引,若是夜晚室内灯光明亮又开着门窗,隐翅虫就有可能被吸引到屋里。隐翅虫不擅飞行,一般都会采用爬行的运动方式,人类的体型和它对比太过悬殊了,它根本没有想过这像座山一样巨大的物体竟然是会动的,它也只是把人当作了一般物体在上面爬过而已。
所以其实我们和隐翅虫是属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关系,毕竟被人拍扁了它也粉身碎骨,双方都没什么好处的。
一旦接触到了隐翅虫的血液,不及时处理的话确实会引发一系列的后果。之前介绍的隐翅虫毒素,在和皮肤接触后会引发一种独特的刺激形式,属于一种接触性的皮炎。
注意隐翅虫毒素并不是酸,它的刺激原理也不是酸性的腐蚀或者浓硫酸的脱水作用,因此有媒体说隐翅虫是飞行的“硫酸”是夸大其词、有失偏颇的。但隐翅虫毒素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如果引发了隐翅虫皮炎,可引起皮肤红斑大疱性病变,如果持续时间较长,还可能产生发烧、水肿、神经痛、关节痛和呕吐等其他症状。
版权图库图片,不授权转载
那么我们遇到隐翅虫
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遇到隐翅虫时千万不要慌张,先观察一下隐翅虫出现的地方,如果是室外且附近没有人群的地方,绕开它远离就行了,隐翅虫也不喜欢和人靠的太近,这是最安全的做法。
如果隐翅虫出现在室内或者人较多的地方,甚至在身上发现了隐翅虫的时候,要小心对待。可以在其爬行路径的前方垫上一张纸(或者一片叶子等物体),待其爬到纸上,拿着纸将其一同转移走就可以了,室内不是隐翅虫的生活环境,安全的做法就是将其移到室外,远离人群的地方,这样也不会受到伤害。
有报道说可以将身上的隐翅虫吹走或小心地用毛刷类物体刷掉,但不建议这样做。首先吹走的时候不好控制方向和力度,有可能会吹到其他人身上;而刷走的难度就更高了,普通人对隐翅虫不够了解,很难控制好力度,万一不小心损伤了隐翅虫的身体,反倒得不偿失。因此,在不惊扰隐翅虫的情况下,让它慢慢爬走转移是最稳妥的办法。
再强调一遍,遇到隐翅虫千万不要拍死、踩死,即使是隐翅虫不在人身上也一样。拍打过程中血液的飞溅或者无意间的沾染都可能将隐翅虫的血液沾到皮肤上,引发不必要的皮肤炎症反应。对待隐翅虫,我们不去伤害它,它也不会伤害我们。
假设一不小心真的将隐翅虫拍死在人的皮肤上,一定要用大量的流动清水冲洗接触处的皮肤,不要用手或其他裸露的皮肤揉搓接触处,更千万不要用拍死过隐翅虫的手接触眼睛、黏膜等位置。一旦发现皮肤红肿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情况开具很多缓解症状的药物。
大自然界的神奇之处就在于生命多姿多彩,可怕的隐翅虫毒素也可以是把双刃剑,因为其具有抑制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的功能,也是一种具有抗肿瘤和抗病毒特性的潜在新型药物,目前有许多针对隐翅虫毒素的医学研究正在进行当中,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够获得基于隐翅虫毒素研发的抗癌新药呢。
结论
六万多种隐翅虫中,我们要担心的只是其中的毒隐翅虫,毒隐翅虫有着十分明显的“黑—红—黑—红—黑”警戒色。而毒隐翅虫本身也不能产生毒素,是隐翅虫血淋巴中共生的一类假单胞菌产生的毒素。毒隐翅虫的毒在血液里,并不能通过叮咬的方式注射毒液。
隐翅虫并不喜欢人类,也不会特别去攻击人类,如果隐翅虫不小心爬到了身上,切记不能打,可以把纸张放在隐翅虫前进的路径上,等隐翅虫爬上了纸张,把它轻轻挪走。
万一真的将隐翅虫拍死在人的皮肤上,一定要用大量的流动清水冲洗接触处的皮肤,不要用手或其他裸露的皮肤揉搓接触处,更千万不要用拍死过隐翅虫的手接触眼睛、黏膜等位置。
文章由科学辟谣 x 返朴 联合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来自版权图库的图片,转载引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