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晒背了吗?”近日,“晒背”成为不少网友三伏养生的话题,冲上各大平台热搜。《黄帝内经》中有“冬病夏治”的记载,可别小看这个动作,据说晒“对”了能健康一整年。正值暑假期间,晒背被很多家长“追捧”,小朋友“晒”出各种形式的“晒背照”。三伏天为何要晒背?哪些人适宜晒背?如何打开晒背的正确方式?7月23日,是今年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同时,因进入雨季,雷阵雨多发,“湿热交蒸”在此时达到顶点。在全年阳气最盛的时节,大河网记者邀请到河南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主任王勇为网友支招。中医看,三伏天为何要晒背?“如值日晴风定,就南窗下背日而坐,列子所谓负日之暄也,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这是清代曹廷栋所著《老老恒言·安寝》里的记载。清道光年间的《修昆仑证验》中提到,“三伏天晒太阳,新旧大小病症,概能痊愈除根”。“中医很重视阳气。背上有很多经脉和穴位,晒背能在短时间内振奋阳气,排出体内寒湿,调理脏腑气血,起到补阳、祛湿、增强抵抗力等作用。同时也能促进钙的吸收。”王勇告诉记者。
其中蕴含着怎样的道理?王勇解释说,晒背,就是给督脉充电。《黄帝内经》说“腹为阴,背为阳”,背部的督脉是阳脉之海,背部的足太阳膀胱经是阳气最旺盛的经脉。“晒背确实是一种借助三伏天太阳的热量振奋阳气、祛除寒邪的有效养生保健方法,对于一些虚寒性慢性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跟冬病夏治的‘三伏贴’有异曲同工之妙。”王勇说。**出现这些症状,还继续晒吗?**有网友称,晒背后出现麻和刺痛感、上火、冒冷汗、发痒、流鼻涕等症状,这是正常现象吗?出现这些症状,该如何应对?王勇表示,晒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是没有做好防晒工作,晒背时间过长,或者阳光过于猛烈,出现麻和刺痛感等症状,此时应停止晒背,以免出现晒伤。如果是在做好防护前提下,出现轻微的麻、痒或者刺痛,伴随微微汗出,说明阳气正慢慢温通,气血逐渐舒畅。
“晒后‘冒冷汗’,说明阳虚较甚,晒背时皮肤暴露,加上汗出腠理开泄,造成阳气耗散、失于温煦的情况。‘鼻为肺之窍’,肺窍失于温煦则流鼻涕。此时要适当调整晒背的环境和晒背的时间,或者服用相应温阳的药物。”王勇说。晒后出现上火,是体内阳气过多吗?王勇认为,晒背后阳气振奋,身体无法很好地吸收运行,阻滞局部容易出现上火情况,这时候可以吃些“酸”的东西,把漂浮的阳气收敛,比如温热的酸梅汤。也可以适当运动,让阳气通畅,不聚而成火。“皮肤是人体的排泄通道,晒后皮脂腺分泌较为旺盛,如果排泄不畅,容易长小疙瘩、红点,可以适当用温水清洁,并涂抹相应药物。”王勇说。如何晒,事半功倍体能翻倍?《老老恒言·安寝》里提到,“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极为补益”。如何科学晒背不伤身?王勇认为,晒背要因人而异,防暑避风,量力而行。“对于身体虚寒、阳气不足,平时容易精神疲惫、大便溏泄、手脚冰凉的人群更为适合。对紫外线过敏者,气阴两虚或阳盛体质人群,婴幼儿、孕妇等人群,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不适合晒背。”
王勇表示,晒背的时间,要在10点到16点之间日光阳气较充足的时间段,也要避开11点到14点过于猛烈的阳光。天气太热不适合,有风也不适合。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也就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晒背时要保护好头部,最好不要晒头,晒久了容易头晕、胸闷。做好头面部防晒,可以戴个帽子或打把伞,遮住头。“第一次晒背可以晒20分钟左右,以后逐渐延长时间。每次晒到后背发热,微微出汗就可以,不能大汗淋漓。”王勇还建议,上班族在午饭后,可以穿浅色薄薄的衣服,适当走到室外,让阳光洒满全身,也可以通畅百脉、调补阳气。夏季补阳,还有哪些小妙招?“大暑晒一宝,秋冬无病扰。”这一宝指的就是伏姜。伏姜源自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在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治疗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帮助,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王勇表示,伏姜中的姜辣素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喝过伏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除了晒伏姜,民间还有三伏天喝羊肉汤、喝伏茶的习俗。”对于伏茶,传统是以解暑凉茶为主的。王勇建议喝伏茶也要因人而异,对于阳虚体寒的人群,夏季要少食寒凉,可以适当饮用温性的茶,比如姜枣茶,具有温中散寒、开胃止呕、补益气血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