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天大,春华秋实;名流云集,大师荟萃。天津大学以“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和“爱国奉献”的传统构成了天大品格,而天大的科学文化底蕴是天大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7月18日,营员们打卡天津大学图书馆、机械学院、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等众多地点,亲身品味天大的前沿科技,了解天大的百年风华。
看十年成就,感家国情怀
巍巍学府,泱泱大风,十年征程,十年奋斗。一大早,来自五湖四海的营员们齐聚天津大学北洋校区图书馆参观“我们这十年”天津大学事业发展成就展。主展区分为“十年砥砺奋进”“十年 坚定不移”“十年 勠力同心”三个主要部分。展览通过近千张图片、50余条视频、30余件实物,全景式、立体化呈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大学事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标志性成果和全校师生矢志开拓创新的生动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十年,是天津大学砥砺奋进、跨越发展的十年,也是全校师生守正创新、逐梦前行的十年。营员们都在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中,深刻感受学校十年发展变化,从展览中看前进道路,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决心;找发展密码,凝聚“不忘来时路”的强大合力;悟精神内核,激发“奋进新征程”的不懈动力。
静海区大邱庄中学高二年级12班的刘连博同学表示:“天津大学十年的发展成就让我感到非常震撼,非常感动!通过展览我了解到天津大学在服务国家发展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尤其是展出的‘海燕’等这些突破‘卡脖子’技术的科技成果,更加激励自己立志好好学习,未来十年也能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穿越百年,他仍在天大校园静静守望
革命先驱张太雷,191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前身),开始了在北洋大学长达5年的求学历程。张太雷组织学生运动,积极地参与“五四运动”,为振兴国家、民族奔走呼号。为了信仰、为了国家和人民而抛家舍业,义无反顾,走上了职业革命家的道路。跟随历史的脚步,营员们来到了位于大同活动中心的张太雷精神情景教学基地,共同学习张太雷烈士的人物事迹,致敬英烈功勋,弘扬英雄精神,激发奋进力量,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参观后实验中学滨海学校高一年级的王忻宇同学说道:“我现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张太雷先辈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他身上集中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探索实践精神、勇于牺牲精神,已经内化为天大品格的重要内容,也是让我震撼和动容的天大精神的具体体现。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手中,我们要以此次主题情景教学为契机,在缅怀英烈的同时,传承、弘扬太雷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青春力量。”
心怀“国之大者”,铸就“大国重器”
一座10层楼高的巨型钢结构建筑屹立在营员们的面前——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
地震大装置由地震工程模拟试验系统、高性能计算与智能仿真系统、试验配套与共享服务三大系统组成。三大系统强强联手,组成了这个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国之重器、创新利器”。这是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同时也是我国“新基建”中的创新基础设施,其建成后将成为目前世界最大、功能最强的重大工程抗震模拟研究设施,可为关键科学问题的突破提供有效研究手段,大幅提升我国防灾减灾科学技术原始创新能力和全社会减轻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创新驱动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开放共享服务,具有重大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意义。
“大装置就是勇攀科技高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我国科技创新从‘跟跑’到‘领跑’的典型案例”。负责讲解的刘老师娓娓道来,亲切中不无自豪。
古典诗词增益力学之美
在营员们意犹未尽的沟通跟讨论中,下午他们迎来了一场精彩的大师讲座。这场讲座由天津大学流体力学专家姜楠教授主讲,题为《露珠不定始知圆——漫谈亲水和疏水》。
报告上,姜楠教授通过古诗词对力学现象的精美描写,将诗情画意与近代力学的发展交融在一起,将科学与艺术融于一体,使欣赏性、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巧妙结合,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地把力学原理和内在规律介绍给学生。讲座一方面传播力学知识,另一方面也从诗歌中欣赏力学之美,体验力学趣味,感受力学魅力。
报告后,跟随姜楠教授的脚步营员们一同参观了流体力学重点实验室。他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向营员们介绍了流体力学的魅力和应用前景。他还分享了自己在科学研究领域的经验和心得,激发营员们对科学的热情和探索的欲望。
据悉,由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主办,天津科学技术馆(天津市青少年科技中心)承办的2023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天津营已正式吹响号角。天津大学分营将在未来几天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以及自身特色,为来自五湖四海的营员们提供更多的科学交流和学习机会,营员们也将继续开展一系列的科学实践和讨论活动,进一步拓宽自己的科学视野。期待他们在未来的科学道路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