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邹欣妍 赵汉青 河北大学中医学院
审核:梁碧颜 中国中医科学院 副主任医师
在中国传统节气中,夏季从立夏开始,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6个节气。从今年7月23日开始,我们正式进入大暑节气,也迈入了三伏天的“中伏”,这是一年里最热、最难熬、容易生病的日子。从中医看来,夏季生病多是暑邪、湿邪、热邪三重交织,而“暑”就是夏季的主旋律,就像寒是冬天的主气,夏天的主气是暑,乃火热所化生。若暑热太盛,超出正常范围则称为暑邪,是夏天重要的致病因素。此时的主要气候特点是什么?炎热+潮湿。所以中医把暑邪的致病特点总结为:炎热、耗气伤阴、多夹湿邪。故夏季的养生防病重点无外乎针对以上三点。为帮助大家平安度夏,本文总结了一份防暑指南供大家参考。
一、暑邪防护措施
1.深居简出,避暑防晒
今年7月11日,是初伏的开始。所谓“伏”,《汉书》曰:“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即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而藏伏于地下。另外“伏”还有藏伏、隐伏的意思。是指三伏天要减少烈日下暴晒的室外活动,安神静养,否则就容易被夏日暑邪所伤,从而出现头晕、大热、大渴、大汗等症,严重时还会出现突然昏倒,甚至不省人事,四肢抽搐等。
2.静心安神,起居有常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在夏季首先要保持平静、乐观的心态,息其怒、静其心、安其神,使精神处于放松的状态。此外,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早卧早起。有条件者中午应坚持午休1小时左右,以补充夜间睡眠的不足,使下午的精神处于最佳状态。
3.补充水分,切忌大汗
中医认为,汗是人的津液,夏天里人常常会大量流汗,流汗过多,必然会导致人体耗伤大量津液。中医认为“津能载气”,故在汗液流失的过程中,气随汗泄,气津两伤。从而出现口渴,小便少、颜色深黄,心烦易怒,无力,心慌等症状。所以必须重视及时补充水分,可以服用生脉饮以汤代茶,来益气养阴,这在南方很是流行。生脉饮的组成是:党参、麦冬、五味子。党参可以补气,麦冬可以养阴清肺生津,五味子可以益气生津,收敛固涩,防止汗液大量流失。也可以单用西洋参10g开水泡饮,有异曲同工之妙。
4.调整饮食,切勿贪凉
皮肤是人体与外界沟通的屏障,在正常的夏日环境中,皮肤毛孔打开,及时给身体散热。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24小时待在空调房里,凉气闭塞毛孔,一方面热散不透,一方面汗也散不出,湿邪就留在了体内。再加上冰西瓜、冰淇淋、冰啤酒……损伤脾胃,导致体内寒湿越来越重。所以夏季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生冷油腻,以免出现疲乏懈怠、身体困重、胸闷、恶心、呕吐、不欲饮食等症。
5.知晓疾患,及时就诊
夏天最严重的就是热射病,它是由于持续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导致体温调节机制失调,而引起的身体热量过度累积,导致体温异常升高超过40℃的情况。其症状非常危急,患者常常出现头晕、乏力、疲劳、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意识混乱甚至昏迷等症。所以大家一定要避免高温时段的剧烈运动,穿着透气、宽松的衣物。如果出现热射病的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寻求阴凉地方休息,并尽快就医。
二、特殊人群须知
1.户外工作者
草长莺飞,万物茂盛,高温多湿,炎暑大行。在高温炎热的外界环境下,户外工作者最容易耗气伤津而出现头晕、气短、乏力、多汗、疲劳等症状。此时切勿急于降温而吃冰冷食品。因为夏天人体内部脏腑本来就相对空虚、阳气不足,此时寒湿之邪入侵,会直接损伤脾胃,导致阳气逐渐虚弱。应及时制止气血津液的耗损,到阴凉处避暑,如出现神疲乏力,口干舌燥,舌红少苔,小便黄赤,大便干等气阴两虚的症状,可以服用酸梅汤,酸甘化阴,清解暑气而化为津液。除此之外,酸梅汤还具有宁心安神,开胃消食的功效。在《本草经疏》中,是这样描述乌梅的:“乌梅味酸,能敛浮热,能吸气归元,故主下气,除热烦满及安心也。”也就是说,乌梅酸性收敛的特性会把浮于我们周身的阳气收回体内,从而达到解表热而助里阳的目的。
2.心血管疾病患者
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应当谨防汗出过多。《黄帝内经》认为:“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即汗与血液、津液同源于水谷,由脾胃运化所生。如何汗出?“汗为心之液”,如果汗出过多,必耗伤体内气血津液,从而直接损伤心阳、心阴,造成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而对于既往患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更是雪上加霜。“热扰心神”,人常出现心烦不宁,烦躁,坐卧不安等表现。亦有研究表明,高温容易导致心率加快、血压上升,这些都是加重心绞痛、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故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应注意防暑热、防大汗出、防高温作业等危险活动,以平安度夏。
3.老年人群
老年人处在人体脏腑气血相对不足的时期,若逢酷暑炎热,则易耗气伤津。故老年人应注意饮食清淡,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适当运动,切忌长途跋涉,耗气伤神。注意遮阳避暑,保证皮肤清洁,预防皮肤病。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