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乌克兰军队使用S-200防空系统的老式导弹实施对地攻击,目标包括克里米亚大桥等地面重要设施。但在俄军的电子干扰措施下,乌军多次防空导弹“跨界”打击均未能达到战术目的。
根据俄方披露的视频,来袭导弹具备老式防空导弹的典型特征,可见这确实是一次不太成功的导弹“跨界”应用。
要知道,S-200防空系统配备的导弹以大威力和远射程著称,其高爆杀伤战斗部超过200公斤,苏联时代甚至一度为其配备核弹头。对空作战时,改进型导弹的最大射程超过300公里(曾是世界上射程最远的防空导弹),最大速度超过8马赫。如果改变弹道模式,使导弹俯冲攻击,借助强大势能,对地面目标的破坏力可想而知。如果俄军电子战系统未能及时奏效,那么地面目标“硬扛”成功的概率很小。
事实上,导弹临时“转行”屡见不鲜。早在20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军队就将老式防空导弹改装为“弹道导弹”,射程从对付空中目标的约50公里增加到近200公里。
在中东地区,苏制武器随处可见,各派武装经常根据自身条件和战场需求,临时改变导弹用途。比如,原本由战机发射的空空导弹曾被搬上皮卡,承担防空任务,甚至用来摧毁地面目标。而在2014年利比亚内战中,对地攻击版本的S-125防空导弹亮相,当地武装展示了改装导弹的措施,将弹头加长,以高爆弹头取代了防空用途的破片杀伤弹头,威力倍增。
其实,“跨界”使用导弹不是乌合之众的“专利”,强大的正规军也尝试过不少次。两伊战争时期,美国针对伊朗进行海上封锁,军舰曾使用防空导弹及时摧毁了伊朗导弹艇,避免了“正牌”反舰导弹来不及使用的尴尬。
俄军装备的S-300防空反导系统同样具备对地攻击能力,曾多次打击乌克兰的大型静态目标。
还有军事论文披露,白俄罗斯军队成功验证了S-300PS防空系统摧毁数十公里外地面目标的能力,其配备的5V55R导弹对空中目标的最大交战距离约为90公里,对付地面目标时,最大射程增加到120公里,战斗力主要受制导系统而非推进系统的限制。
由此不难看出,导弹“跨行”攻击,射程往往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制导系统能否适应新的战场环境。以乌克兰军队近期失败的行动为例,S-200防空系统的老式导弹采用无线电指令修正、末段半主动雷达制导,临时改为攻击地面目标时,主要依靠无线电指令修正制导,精度很难保证。如果乌克兰军队在防空导弹上安装西方援助的GPS定位装置和先进制导设备,“跨行”打击精度很可能显著改善。
另外,一些防空导弹改装弹头以提升威力是很有必要的,毕竟地面目标容易配备完善防护,与追求轻巧的空中目标截然不同,导致防空导弹的破片杀伤、动能杀伤等往往对其毁伤效果有限。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多场局部战争中,出现了一些防空导弹对地打击、反坦克导弹投入防空作战等“跨行”案例。不过,当时导弹的多用途性能不尽如人意,像S-200防空系统如果不改装,只能威慑某个区域,无法精确打击某个大型静态目标,而在战争期间仓促改装的话,很可能效果不佳。
对此,各国科研人员认真研究,希望推出兼顾防空、对地、反舰等用途的“全能战术导弹”。但是,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这种导弹往往是“样样通,样样松”,成为早期不太成功的探索。
于是,科研人员退而求其次,赋予新一代战术导弹做好“主业”的同时适当“跨界”的潜力。
俄罗斯S-300防空系统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一定的对地打击需求。美国海军新一代主力防空导弹集成了海空多种战术导弹的先进部件,命名为“标准-6”,兼顾反舰和对地攻击,理论上更换助推器后具备反弹道导弹的潜力。而且,该导弹具备多种打击模式,不需要在战争期间临时改造。
这样看来,为了应对战场环境复杂化、目标分散“碎片化”等趋势,战术导弹有必要具备更出色的多用途性能,以便处置越来越频繁的突发情况。借助微电子技术、新型推进剂、战场综合信息系统等领域进步,战术导弹在不大的体格内兼容更多作战模式,成为大势所趋。
此外,战术导弹做好“跨界”准备,还有望缓解逐渐凸显的导弹库存不足的问题。由于导弹生产成本较高,精密设备寿命有限,经常出现开战后不够用的情况,“跨界”潜力此时就能派上用场。
比如,俄乌军队的远程打击战术武器储备都有所不足,面对冲突激烈后大量消耗的现实,依靠防空导弹建立远程对地打击威慑力,属于尚能接受的应急方法,可以为加紧补充“专业”导弹提供宝贵的喘息之机。(作者:林文杰 把关专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副主任 江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