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
吃完粽子后胃就不舒服,可见粽子很难消化。
真相: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还会加肉类、蛋黄、红枣、红豆等各种食物做馅料。
首先,糯米的消化速度其实非常快。糯米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通常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其中支链淀粉更容易被体内的消化酶消化。糯米以支链淀粉为主,且含量比大米还高。如果仅从成分上分析,糯米比大米的消化速度更胜一筹。国内外的血糖研究和体外模拟小肠消化的研究都证明,热的糯米食品消化速度很快,餐后血糖反应也非常高。
但是,冷却的糯米不一样。研究发现,糯米冷却后,支链淀粉就会很快地相互连接成致密的结构,黏性和韧性增大,进而影响人体内消化酶的作用、增加消化负担。所以,如果吃的是凉粽子,可能会觉得不太好消化。不过再次加热之后,糯米食品的硬度又会下降。因此,粽子最好趁热吃,如果放凉了,不妨重新加热再吃。
另外,粽子馅料种类多,肉粽就是颇受消费者喜欢的一种。肉粽除了糯米,还有不少的饱和脂肪。对于胃不好、消化吸收能力差的人,大量的荤油会给消化系统带来负担。研究发现,糯米加猪油煮饭后,和没有油的饭相比,糯米的消化速度会减慢,对于消化能力差的人,也会给胃肠带来略大的负担。所以,肉粽等咸肉粽也可能不易消化,胃肠道功能不太好的注意不要吃太多肉粽即可,否则胃里会感觉吃撑了,消化难受。
还有,糯米的饱腹感会相对延迟一些,一般刚吃下去没觉得多饱,到餐后30分钟左右才达到饱感的高峰。饱感延迟往往会造成吃的时候不觉得多,过后却撑得有点难受,这也是增加了消化负担,让人以为“难消化”的原因。
辟谣专家: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 科学技术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