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中小学科学教育“用好社会大课堂”的要求,并强调全面动员相关单位,服务科学实践教育;引导企业援建基地,改善实践教学水平;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动对接中小学,引领科学教育发展;推动全媒体传播,营造科学教育氛围;优化数字智慧平台,丰富科学教育资源等五个方面贯彻落实。那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呢?
既要“小课堂”,也要“大课堂”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用好“社会大课堂”,首先需要准确认识“社会”为何称为“大课堂”。课堂一般是指专门用来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室,亦泛指多种能获取知识的场所,而社会能称之为“大课堂”,其实践空间需要具备课堂要素结构,实践过程契合教育主客体的课堂互动过程,实践活动满足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长见识和能力。
地理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具有互通性、互动性、互补性及互益性,虽然都是课堂,但社会大课堂的环境更广阔、实践性更强、资源更多样、案例更鲜活、内容更丰富。地理小课堂侧重于理论的认知,而社会大课堂侧重于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请进来”“走出去”,培养社会责任感
地理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相结合、具有综合性的课程。在“地理小课堂”中理论知识的学习依赖于大量的社会热点案例,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理教学中的典型案例也需要与时俱进。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小课堂”走出去,善于利用网络平台收集学习资源,在社会热点问题中发现典型案例。同时,教师也要拓展思维,将最新、最典型的案例带进地理“小课堂”,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比如,在“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就邀请了环保局工作人员举办讲座,讲座后学生提出问题,并跟工作人员一起做实验,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请进来”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要求,因此还需要带学生“走出去”。比如,结合地理课程内容开展“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主题式研学旅行活动”,让学生从地理思维角度探索家乡的环境问题。让学生思考和探究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探讨环境保护人人参与。在实践中认识到环境保护不仅仅是一个人、一个家,一座城的事情,更是事关国家安全的头等大事,逐步形成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社会大课堂”,将社会问题带进地理活动中来,组织地理社团活动和各种竞赛活动,指导学生参加一些知识竞赛、科技创客大赛等,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
比如,在“选择性必修三第四章第三节国际合作”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进行“模拟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活动。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最关心的问题,谈判的议题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焦点问题,谈判的过程是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过程,学生代表不同国家、不同领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换位思考,用国际视野看待问题,让学生转变角色,从跟随者转变为规划者,增强逻辑思维,培养学生对社会的深度思考能力,提高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强化责任使命。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教学利用社会大课堂,有利于从重分数转变为重育人,从重进度转变为重效率,也有利于学生成为敢想敢做、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践行者。
(作者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第三中学教师、广东省罗明军名师工作室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