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地幔是固态的,那大洋地壳是怎么俯冲进去的?」
在我看来,这是密度和黏度差异所致,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温度和时间。下面容我慢慢道来。
精简版
在现有的认识里,地幔确实是固态,但在较高温度和较长的地质时间尺度下,地幔可以发生相对流动。
由于大洋岩石圈持久演化逐渐冷却增厚和岩石相变,导致密度增加,可以沉入密度和黏度都相对小的一定深度的地幔。
地质历史早期可能为垂向构造,此后从初始板块构造过渡到现代板块构造演化阶段 | Gerya,2019
Part.1
时间的力量
我想先谈谈时间的力量。
地质学演化动辄几千万年,时间尺度观非常重要。
在较大的时间尺度内,正应了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的那句话—万物皆流。
例如,猫看起来是固态,但是可以流……算了,换个例子。
例如,一块面团,虽然是固态,但我们知道它可以流动。
因为,静置一段时间,面团会在自身重力和大气压力作用下,向周围流动、逐渐展平。
此过程,我们无需花太多时间就能亲眼检验。
没找到合适的图,用奶酪流变图凑合一下(由于加了边界条件,所以流动没有那么明显)| Selverstone,2005
但如果我们只盯着面团看几秒钟,很难察觉它有任何变化。
除非你是博尔赫斯小说《博闻强识的富内斯》中的富内斯。
记忆力超群的富内斯,能记住事物的所有细节,他回忆任何一天发生的事情都需要一整天的时间,因为他能记住那一天的任何细节,就像看录像回放。他能在看到腐烂的悄悄的进程。在他的世界里,一切事物的演化就像是开启了倍速的高分辨率视频。
富内斯不断地看到腐烂、蛀牙和疲劳的悄悄的进程。他注意到死亡和受潮的进展:
我们一眼望去,可以看到放在桌子上的三个酒杯;富内斯却能看到一株葡萄藤所有的枝条、一串串的果实和每一颗葡萄。他记得1882年4月30日黎明时南面朝霞的形状,并且在记忆中同他只见过一次的一本皮面精装书的纹理比较,同凯布拉卓暴乱前夕船桨在内格罗河激起的涟漪比较。那些并不是单纯的回忆;每一个视觉形象都和肌肉、寒暖等等的感觉有联系。他能够再现所有的梦境。他曾经两三次再现一整天的情况;从不含糊,但每次都需要一整天时间……我们能够充分直感的形象是黑板上的一个圆圈、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菱形;伊雷内奥却能直感马匹飞扬的鬃毛、山同上牲口的后腿直立、千变万化的火焰和无数的灰烬,以及长时间守灵时死者的种种面貌。我不知道他看到天上有多少星星。
如果我们有富内斯的能力,那么我们眼中的面团也会是一直在流动。
不仅水、油、面团等可以流动,冰、玻璃、岩石同样可以流动。
油、面团的流动性质几分钟就可以观察到;
冰川、盐川的流动需要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才能观察到;
流动的冰川
花上几个世纪的时间,你甚至可以观察到玻璃和岩石的流动。
比如有些欧洲中世纪大教堂的玻璃,已经变形;很多古老公园的大理石凳,在自重和游人体重等长时间作用下已发生下沉弯曲。
地质演化的时间多以百万年(Ma)记,这种缓慢的变形被称为“蠕变”。地质学中理解的岩石流动就是变形的逐渐连续积累,就是塑性变形过程。
例如下图,岩石受到挤压力,岩石并没有破裂,而是发生褶皱。
我们现今在野外还能见到这种褶皱构造,然而当年的挤压作用力早已撤去,成为往事,记录在变形的岩石上。
像这种受到力的作用发生变形,撤去该力之后,变形仍能够保持,我们通常称之为塑性变形。
这种塑性变形,其实就是岩石在力的作用下发生“流动”。
地幔和岩石圈都是固态,但是在地质时间尺度,它们都在流动,这些流动都记录在变形的岩石中。
短时间内,你可以轻易将一块巧克力塞进面团;
类似,在长时间内,大洋岩石圈也可以通过俯冲,进入地幔。
因此,很多材料是固体,但它们其实正在经历缓慢的变形,只不过是要经历更多的时间。在一定的时间尺度下,许多材料会表现的像流体。
描述物质的这种流动性,通常用术语“黏度”。
Part.2
流动的盛宴—黏度
黏度,指的是物质的流动性,任何流体都有黏度。
随便在网上搜一个常见物质黏度表:
常温下,水的黏度是1cP;
49℃,巧克力的黏度是17000cP。
我们可以据此感受一下常见物质的流动性差异。
上文说过,在地质时间尺度下,岩石也可以流动,因此岩石也有黏度,只不过这个黏度非常大。
有多大?
常温下水的黏度为1cP=10^-3Pa·S。
上地壳岩石的黏度大约为10^22Pa·S,与常温下水的黏度大概差25个数量级。
岩石的黏度与49℃巧克力的黏度大概差20个数量级。
地幔的黏度大概为10^21Pa·S。
可想而知,没有地质时间尺度观,根本无法想象。
温度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温度对岩石黏度的影响极大。
增温会使岩石黏度降低,使之更易流动。
例如,常温的玻璃黏度较大,很难发生流动,如果施加外力,它会宁折不弯;
但是,给玻璃增温,逐渐软化,黏度大幅度降低,变容易弯曲。
如下图,对于地壳中的岩石,在地质时间尺度下,逐渐增温(地壳增厚放射性元素增温),80Myr之后(8000万年之后),地下30km深度的花岗质岩石的黏度能下降5个数量级。
双层叠置地壳随时间-温度增加的黏度变化 | Gerya,2002
那么是什么力量驱动这种流动?
板块运动的水平构造力就像是一双无形的手,
但是研究认为,洋中脊的推力比俯冲板片自身下沉的拖曳力,小一个数量级。
这个下沉的拖曳力就是重力,其本质是密度差异所致。
Part.3
清者浮而浊者凝—密度差异
《三国演义》中,秦毖问东吴派来的张温:
“先生东吴名士,既以天事下问,必能深明天之理。……轻清者上浮而为天,重浊者下凝而为地……天既轻清而上浮,何以倾其西北乎?又未知轻清之外,还是何物?愿先生教我。” 张温不能答之。
可惜吴使张温没有学过地质学,不然可以与秦宓科普一下为何会“天倾西北,地陷东南”。
其中说到“轻清者上浮而为天,重浊者下凝而为地”,是道家天地观的基本原理,从混沌,到清浊辨。其实就是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受密度差异决定。
一个杯子,底部盛油,油上倒水,不多时,油必上浮而置于水上。
反之,也可以理解为,水下沉于油下,这就是密度反转——也被称为瑞利-泰勒不稳定,很简单易懂的原理。瑞利后来获得19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凭借气体密度研究和Ar的发现获奖)。
Rayleigh and Taylor 1883,只节选了其中几页
例如地质学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用这个原理解释,例如底辟作用。
岩浆可以底辟、盐可以底辟、深部的岩石混合体可以底辟、100km深的超高压固态岩石可以底辟至地表。
这些都是密度差异,产生浮力所致。
左-中图来源:Fossen,2016;右图来源:Marschall,2012
反过来,相对密度大的重物下沉,进入相对密度小的物质,地质学中称之为“负浮力”。
说白了就是下沉。
可见,搞学术往往就是,将常识性的道理概念化。
板片陷落,下沉于地幔,通常就是负浮力作用。
假设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内,在软泥上洒下一些小石子,在重力作用下,石子将逐渐陷入软泥之中。
同样,如果大洋岩石圈密度大于其下方的一部分地幔,洋壳就可以像石子陷入软泥一样沉入下方地幔。
那么问题来了,大洋岩石圈的密度,较之地幔如何呢?
其实,大洋岩石圈,尤其是古老的大洋岩石圈,其密度略大于其下方的地幔(至少大于其下方100km深的地幔)。
大洋岩石圈年龄与其厚度相关,越老越厚,整体温度越低,平均密度越高,这个应该不难理解。
进而会对大洋俯冲过程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
(1)密度相对较高的大洋岩石圈,在洋-陆转换带产生重力不稳定现象,大洋俯冲启动;
(2)俯冲启动后,进入俯冲带的板片,密度越高,其重力拖曳的板片拉力越大,越容易向幔深处俯冲。
数字模拟研究发现,其他因素不变,增加洋壳的年龄,在相同深度处,初始大洋岩石圈年龄越大的俯冲板片的总体密度也越大,进而产生的板片拉力也就越大,俯冲板块的俯冲角度也越大。
皇甫鹏鹏,2016 (1Ma=100万年)
此外,若要让大洋岩石圈沉入下部地幔,还需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下方地幔的黏度必须要低。
就像石子的密度虽然比塑料大,但是石子难以沉入塑料。
如果加热塑料,使其软化,也就是减小塑料的黏度,石子就可以沉入塑料中。
同样,深部较热的地幔,黏度比较低,洋壳便可以沉入一部分深度的地幔中去。
除了上述大洋岩石圈变老导致岩石圈密度增大的情况,
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变化是——岩石相变,也会导致岩石密度出现。
Part.4
变形记——岩石相变
卡夫卡的代表作:变形记,英译名为:The metamorphosis。
地质学中,变质的英文是metamorphic。
小说主角格里高尔,一早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一只大甲虫。
从人变成甲虫,显然不是变形(形状改变)那么简单,连物种都变了,这是“变质”,是相变—phase transition。
岩石俯冲至一定深度,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下,不仅仅会因变形的积累而发生流动。
还会发生矿物相变,即发生变质作用。例如从玄武岩转变成榴辉岩。
这个过程,是固态到固态的相变,会发生岩石密度的显著增加。
这种物质转换的化学相变过程,也是物理机械运动的驱动机制,而榴辉岩相变的驱动机制,被称为榴辉岩引擎(eclogite engine)。
地壳和地幔的密度与剪切波速分层性(a)和榴辉岩化拆沉旋回的地球系统驱动力机制(b)(据 李三忠,2019修改自Anderson, 2007)
进入地幔后的榴辉岩并非都能一直下沉,大部分情况下,
在410km以深,榴辉岩的密度小于周围地幔的密度,因此会在此410km深处堆积、聚集,410km深处。
当然有例外的情况,在热量变化、矿物相变等因素下,有些俯冲物质可以继续下沉至660km深处。
410-660km深度之间的地幔,许多俯冲物质会在此聚集,也被称为地幔过渡带。
混合地幔对流模式图 | 李江海,2019修改自 Chen Jiuhua,2016; Tackley,2008
甚至,个别俯冲物质能直抵地幔和地核的边界。
以上,就是俯冲物质的命运。
地震层析成像揭示的过渡带俯冲板片几何形态特征 | 李江海,2019修改自 Goes,2017
除了相变增加岩石密度,还有一种,就是部分熔融的抽离作用,导致残余体密度增加。
岩石受热,有些矿物的熔点低,先熔化成为液态,在浮力、或是构造应力所产生的渗流作用下,这些先熔出来的液体发生迁移。
渗流作用可以理解为用手挤压富水海绵,流出来的水就是渗流作用所致。剩下的,熔点高的矿物仍为固体,我们称之为残余体,这些残余体的密度更大,就会导致残余下来的岩石密度增加。
岩石发生部分熔融,熔体(Melt,黄色)逐渐被抽离,剩下残余体(灰色) | Olivier Vanderhaeghe,2009
部分熔融岩石随着熔体组分增加的密度变化图 | Olivier Vanderhaeghe,2009
类似于大米和沙子混合体的总密度,小于纯沙子的密度。
再多说几句,除了大洋岩石圈会沉入地幔,经历岩石相变的榴辉岩相、或是熔体抽离后残余的大陆岩石圈下部,也会发生拆离,沉入地幔中去,这个作用叫做“拆沉作用”。
例如,华北克拉通破坏,有一种主流观点就是岩石圈底部的拆沉作用。
陈凌,2020;Hu,2018
总之,岩石相变和部分熔融残余,会导致大洋岩石圈密度进一步增加,这是大洋岩石圈的“变形记”。
这样,相对密度大的大洋岩石圈,在较大的时间尺度下,就可以在“负浮力”的作用下,沉入黏度和密度相对较低的部分深度地幔中去。
本文参考文献见图名注释
以上均为个人理解和学习体会,贻笑大方。
本文来源于知乎答主@青铜马弓手对《地幔是固态的,那大洋地壳是怎么俯冲进去的?》的回答
本文已获转载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博览立场
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