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康 艳 审核:杨鹏斌
石嘴山市 平罗县第二中学 2021级 苏雯静 省级一等奖 指导教师:郑 艳
当太平洋3号板块与欧亚15号板块对接并拢时,地球迎来了45亿年以来第一次全面黑夜,晨昏线消失,只有城市的灯火依旧明亮。太阳系中约有90亿人目睹了这一过程,而这90亿人也在这天意识到正常的衣食受到了威胁,衣倒罢了,但食确是很严重的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开始,就像阴天一样,太阳似乎不如往常明亮,不如往常一样不可直视。这阴天笼罩了30分钟后,对接开始了,如同日全食一般,太阳轮廓被巨大的黑幕一点点遮盖起来,只不过这黑幕是从两边合拢的,就像一个正在被挤扁的烧得通红炽亮的铁块。该过程持续了两个小时,太阳的亮度一点点减弱。最终,夜幕降临,夜空漆黑一片,连月亮也消失了,只剩点点星光。这是太阳系的日落,而这个日落使地球上的农作物瞬间停止生长。
日壳工程的原始理论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弗里森。戴森提出。他构想了一种直径2亿千米左右,用来包裹恒星开采恒星能得人造天体。这是一个利用恒星做动力源的天然的核聚变反应堆。在短短400年后,人类便开始将这个理论变成现实——日壳工程启动。
日壳一期工程进行了42年,人们在水星,金星和火星的轨道上建立了数个如城市般巨大的组装船坞,它们被称作“恒星工厂”。
紧接着,日壳二期工程长达2个世纪。此期间,它为太阳系提供了百分之50的工作岗位,数以亿计的人在恒星工厂中生活,工作,建造着“日壳”——用于围绕,包裹在太阳周围,距太阳约900万千米处的巨型人造天体。
日壳被分为几百个部分进行建造,建造好的日壳,被运送到近日轨道进行总组装。将近200块日壳包裹了约百分之50的太阳表面。因如同浮在地球上的各大板块一样,这些日壳被命名为各个地球板块。每块日壳的面积约有150亿平方千米,厚10公里。朝向太阳的一面装有高率能量光伏板,用于吸收太阳放射出的辐射能量,而高强度的碳纳米管材料使它们保持结构稳定。而地球上由于农作物对光、温度、湿度等的要求各为不同,使植物的生长环境也能平衡,便是一个难题。
日壳每秒将吸收15000亿焦耳的能量,是太阳系中其他设施发电量总和的55万倍。
最后,在持续58年的日壳三期工程中,日壳的外表面建立了连绵成片的太空空间,不仅有植物生长之地,还有动物生存之所,面积是地球的6000倍,数十亿人口迁移到了新家园。
至此,人类史上最为浩大,堪称神迹的日壳工程完工,它使得人类文明进一步扩张发展成了可能。
我的爷爷和父亲都是日壳二期工程的工人。每当爷爷提起往事时,他总会自豪地告诉我,他参与建造了第一块日壳。而我,生活在欧亚15号第136亚洲城中,从事着维护日壳的工作。
我坐在由全反射镜面包裹的工程车里,驶在日壳内表面广阔无垠的光伏板上,看着一天天成长的麦穗和光合能量果。人生已是很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