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临,许多人选择外出旅游,你是不是已经在定计划、做攻略了?
旅行途中大街小巷的特色食品令人眼花缭乱、垂涎三尺……不过,旅途中并非都是美美哒,小心有些不受欢迎的客人会与你不期而遇噢。比如:“旅行者腹泻”(Diarrhea in Travelers,DT),常被大家称之为“水土不服”。
那有人不禁要问,这所谓“水土不服”,到底是对水不服,还是对土不服?一起来看看~
什么是旅行者腹泻?
如果在旅行期间或旅行归来后,每日有3次或3次以上的未成形大便,且伴有发热、腹痛或呕吐等症状。那就需要警惕了,你很可能患上了旅行者腹泻!
引起旅行者腹泻的病原体可分为非侵袭性和侵袭性两类。其本质属于菌群失调,且近8成的水土不服是由肠致病性细菌引起,引起肠黏膜渗出过多而出现腹泻。
为什么会“水土不服”?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肠道菌群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刚刚出生时,我们从母亲产道中继承的来自母亲的细菌;另一个就是后天所吃的食物、所喝的饮水在消化道形成的环境中逐渐适应并定居下来的外来细菌。
当一个人来到陌生环境,由于气候、饮食、作息的变化,很容易出现免疫力降低、肠道菌群的平衡失调,若此时接触到有害菌、病毒、寄生虫污染的食物或水,就容易发生腹泻。
一般来说,一天超过3次腹泻、发热、腹痛、呕吐等症状就可以初步诊断。只要保持清淡饮食,一般持续1~5天就不治而愈。
但如果经常腹泻,还有腹胀、肠鸣增加以及因肠痉挛而腹绞痛的症状,或者发热且感觉疲乏,就应该提高警惕,最好能寻求医疗帮助。
哪些人易感?
炎症性肠病、糖尿病患者,以及服用H2受体阻滞剂或抗酸剂者(胃酸减低),容易患上旅行者腹泻。
老人儿童以及胃肠功能弱者初到异乡,由于水土不服、不适应当地气候或饮食,也可能导致腹泻。
牙好胃口好的年轻人,也会因贪恋美食导致体内摄入较多致病菌而患上腹泻。
如何预防?
预防水土不服的诀窍当然不是“吃土”,而是出门旅行前做足准备。
首先要在身体状态好的情况下出行,其次要了解目的地的天气、饮食等,携带足够的衣物,并且在吃上做好文章,最重要的是防止病从口入:
1、要避免进食不洁食物。特别是在当地夜市、大排档大快朵颐时,要小心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等的“访问”。尽量不要吃过多的生冷食品。
2、要小心饮水污染。受污染的水源是霍乱、轮状病毒等病原体的重要传播方式,特别是未煮熟的水和刷牙用的生水,均可能造成感染。所以购买瓶装水或自己将水煮沸、消毒后再饮用是比较安全的。
3、为避免消化不良,当地特有的食物种类还需根据自身情况浅尝辄止。
4、不要直接用未经处理的江河、湖水、井水洗漱,尤其在高风险的地区,或持续降雨的汛期。
另外,儿童可以接种疫苗。
对于细菌性腹泻,建议口服霍乱疫苗(rBS/WC疫苗),据研究,两岁及两岁以上的儿童,细菌性腹泻的比例迅速上升,并且春夏季为细菌性腹泻高发期。
世界卫生组织在《立场文件》中提出,使用疫苗是预防腹泻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有需要的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至少在出行的前两周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旅行者腹泻的发生。
最后,如果不小心中招,也不必惊慌。旅行者腹泻这种疾病通常具有自限性,轻症不需要特殊处理即可自愈。如果排便次数增加,首先应该考虑及时口服补液盐,防止电解质紊乱和脱水的发生。如果出现严重脱水或休克应及时到医院采用静脉输液治疗。
总之,建议大家在旅行前做好旅行和免疫接种计划,也可以配备相应的药物(蒙脱石散等)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