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精准选用防虫网、绿色高效防控番茄潜叶蛾技术

辽宁园艺
原创
推广普及辽宁园艺产业方面的成果
收藏

**番茄潜叶蛾危害特点与形式:**番茄潜叶蛾具有适应能力强,繁殖速度快,防治难,对茄果类蔬菜危害性大的特点,严重发生时可造成茄果类蔬菜80~100%的产量损失。主要把卵产在叶子的正面和背面,以幼虫进行危害,既可潜食叶肉,也可蛀食果实,还能危害顶芽及嫩梢嫩茎。幼虫一经孵化即潜入叶片组织中取食叶肉,初期形成细小的潜道,之后随着幼虫的生长,食量增加,潜道变宽变大,形成不规则的半透明斑,进而导致被害叶片皱缩、干枯。此外,幼虫还蛀食果实,形成孔洞、导致果实畸形,或招致病菌寄生、引发果实腐烂;且幼虫尤其喜欢在果萼与幼果相接处潜食,导致果实脱落。

技术要点:
一、及时规范、彻底做好清棚工作,消除内生虫源隐患
1.干焖棚。关闭棚室所有进出门入口、通风口进行焖棚,利用日光曝晒创造棚室内干热条件,初步消杀棚室全域及表层土壤中的各种虫态害虫,焖棚时间不少于7天。为了提高消杀效果,省去拔秧出棚等农事操作,增加有机质还田量,建议先将上茬秧秆藤蔓及尾菜等用机械打碎后干焖。确有必要时,可配用适宜的化学药剂,对棚室全域进行熏蒸或喷雾处理后再干焖棚。

2.高温焖棚、调理耕层。干焖棚结束后,前茬连作障碍表现较重且土壤Ph值不大于7的棚室,均建议用“石灰氮+生物质废物”的连作障碍绿色消减技术,进行高温焖棚,全面调理耕层土壤至少3周,时间越长效果越好,晴好天气不少于1周。按照清平、配足、撒匀、翻够、浇透、捂严、焖住、晾好、减肥的“18字诀”规范操作,确保达到最佳效果。

二、适时严密安装新型防虫网,阻隔外来虫源输入

1.番茄潜叶蛾体宽及对应新型防虫网规格**。**据测定,番茄潜叶蛾雄成虫(比雌成虫略小)体宽约0.8~0.9毫米,再考虑其翅足角须等的妨碍,选用丝径不大于0.1毫米、孔径(网孔短边)不大于1毫米的新型防虫网,既高效阻隔番茄潜叶蛾,又保证通风良好。根据拟防控虫害种类的多少及个体大小,推荐以下两种规格的新型防虫网产品,供各地结合实际参考选用: 一种是能精准阻隔番茄潜叶蛾,以及蚜虫、粉虱、蓟马等更微小害虫的产品,规格:丝径0.09毫米,经目、纬目分别为60、32,孔径长、宽分别约为0.70毫米、0.33毫米,透孔(空、风)率约70%。另一种是能精准阻隔番茄潜叶蛾,以及小菜蛾、菜粉蝶(菜青虫成虫)等更大害虫的产品,规格:丝径0.1毫米,经目、纬目分别为34、31,孔径长、宽分别约为0.75毫米、0.65毫米,透孔(空、风)率76%。

2.适时严密安装新型防虫网。原则上,应于定植蔬菜前,在棚室前部、顶部各通风口以及所有进出门入口处,安装新型防虫网。通风口的最大宽度不少于1.5米,能宽则宽,以提高通风效果。在地作物对通风要求较严格的棚室,顶风口应尽可能加大宽度,或暂时不安装防虫网,以加速棚室内外气体交换,应对异常高温天气。最迟应在天气转凉、夜间外温明显下降前,将棚室各处防虫网安装到位,以全面阻止外界虫害迁入棚室,周年为害。

棚室前底脚从地面向上至少半米高,用农膜覆盖成“底围”(“底裙”或“裙膜”),农膜下缘埋入土中,不留缝隙;不做“底围”、直接从前底脚揭膜通风的,防虫网下缘务必严埋入土,避免出现缝隙,阻挡害虫从缝隙处入棚。人员进出棚室门、口,包括看护房或缓冲间门、看护房或缓冲间通联棚室口,以及无看护房或缓冲间、直接在山墙或棚室前部开的进出门处的防虫网,必须采用磁吸自动闭合式,避免因人员频繁进出时,忘关门或弹簧回缩不及时造成的进出门闭合不严导致害虫入侵的现象发生。

三、保证种苗清洁入棚
外购种苗及包装箱等配套器具,要保证未携带、裹挟任何虫态的番茄潜叶蛾。必要时,种苗及容器等进棚前选用适当药剂进行预消杀。
四、配合诱捕、粘虫措施,加强虫情监测
在棚室外适当位置安装虫情测报(杀虫)灯,棚室内悬挂、设置针对番茄潜叶蛾的性诱、迷向等功能昆虫信息素的粘虫板、诱捕器等,重点粘诱雄蛾,显著减少交配次数及产卵量,既起到绿色防虫作用,还可以监测虫情。配套的粘虫板粘性要强,避免频繁更换。根据番茄潜叶蛾成虫主要在凌晨、傍晚和夜间活动的习性,及时监测棚室内生虫源发生情况,作为后续处置措施选择依据。
五、必要时选用化学药剂,压控内生虫源
在依顺序、规范采用前述四项措施情况下,后续仍有番茄潜叶蛾为害时,可酌情选用防控鳞翅目害虫的化学农药。提高化学药剂防效、减少用药次数和总量的关键是卵虫兼顾、及早发现、统筹用药。如抓住虫口基数小的时机,连续施用一些廉价的杀卵药剂可有效防控。
所有化学农药的选择和使用,要严守具体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和每个生长季最多使用次数,做到不同作用机理、不同作用方式和不同杀灭对象(成虫、幼虫、卵)的农药合理搭配,交替、轮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