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访 魏静
成都英华眼科院长
见到魏静,很难把她和眼科、近视手术这样的词语联系到一起。她文雅、端庄、容貌秀美,纤薄的身形中透露的是一股让人温暖又信任的气质。
而她却是一个时常需要与人体精密器官打交道的屈光近视手术医生,如果遇上想做手术、但因眼部条件不合格而被拒绝的患者,患者的不理解,让“医生”这个身份难上加难。
她说,这是医生的使命,是医路上必经历的修行。
医者有所畏
**“如果让我要用几个词语来描述医生这个职业,那大概是害怕、谨慎、慎重、珍视。”**临床上诸多人都要求医生冷静、谨慎,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害怕这种情绪,也深植于医生的心底。
正因为内心的害怕情绪,面对不同的近视患者,魏静都保持着同样的耐心与细心。其实手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屈光近视手术也不例外。
为了替患者排除一切可能影响的手术的因素,作为成都英华眼科的院长,魏静要求每一位想做近视手术的患者必须做24项近视手术术前检查。患者有可能会有哪些并发症,手术可能会有哪些后果,都要通过术前检查来判断。
严格的术前检查不仅可以帮助医生设计适合个人的手术方案,为良好的术后效果奠定基础,而且还能够发现患者是否真正适合进行激光矫正手术,预计术后疗效,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每一次近视手术前,看到手术同意书上签署的患者名字,魏静在那些名字中,看到了患者的信任,最终这些信任汇聚成她继续前进的动力。
珍视每一个人的眼睛
每个人都有一些特别的东西,使我们成为如今的我们。作为我们一部分的眼睛,更是独一无二,更应珍视。
拿到术前检查结果的第一件事不是通知患者能不能做近视手术,而是和患者沟通。每一个人的眼部情况都是不一样的,都会有其特点。比如说有的人职业是司机,有的人是程序员,有的人是就是教师,或者是家庭主妇,每一个人对眼睛的视力需求可能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职业运动员、消防武警或者喜欢做一些极限运动的人群,这些行业的眼睛容易受伤。
那在选择全飞秒或者半飞秒或者表层手术或者晶体的手术的时候,就要要考虑到眼外伤的问题。
所以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就会根据患者的眼部特点来设计,评估患者的年龄、近视度数、角膜厚度形态、前房深度等各种眼部参数,综合考量患者的经济情况、摘镜需求、职业等做综合考量,再跟患者沟通适合她的术式。
正如爱德华·特鲁多医生所说:“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看起来很简单的步骤,但是每个个体不尽相同,这就需要魏静去把握沟通的技巧。
**“在这张手术台我做了2w+次手术,但是她是第一次躺上来。”**魏静在跟患者一次又一次的沟通中,慢慢总结出了属于她的“秘籍”。不仅要让患者看得清,还要让患者放心。
心有所畏,才能守护光明
如今中国每年有数百万的人接受近视手术,可见近视矫正手术已经成为了各类人群的宠儿。
正因为如此,有的人认为近视了还有近视手术可以兜底,就肆无忌惮的用眼,“近视了做个近视手术就好了。”
正因为如此,魏静说,眼科医生不仅要对患者当下的眼睛负责,更要对患者未来的眼睛负责。在流量时代下,她开始通过短视频向公众传播近视防控知识。
她倡导“20-20-20”近视防控守则,即用眼20分钟,就远眺20米以外的远处,保持20秒以上,使眼睛得到放松。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朋友,她都希望大家能做到。
近视的国情日趋严重,高度近视的患者日益增长。有人认为近视手术可以解决近视,却对高度近视背后所隐藏的危害视而不见。
视网膜脱落、视网膜裂孔、黄斑病变……这些由高度近视引发的眼底伤害,已经不是屈光手术能拯救的范畴了。所以,要近视要从源头治理,这也是眼科医生的职责所在。
从医二十多年,魏静相信自己作为一名眼科医生,还能做到更好,不断自我进化,走出广阔的医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