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要出伏啦!谨防6种病“秋后算账”……

科普惠民
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
收藏

今天(8月20日)

超长待机的三伏天正式下线啦!

出伏后

天地清朗

逐渐开始有了秋的气息

即便“秋老虎”虎视眈眈上蹿下跳

此时节

温差增大、昼暖夜凉

伺机而动的不止自然更迭

还有……

喜欢“秋后算账”的6种疾病

1、消化性溃疡

秋凉的刺激会使胃溃疡、慢性胃炎等胃病复发。气候转凉,人的食欲旺盛,胃肠负担加重,也容易出现消化道疾病。

建议

避免着凉,尤其要防止疲劳后着凉。少吃寒凉食品,适当加强体育锻炼,改善胃肠道血液循环,有助减少发病机会。

2、胆石症

苦夏之后,人们的食欲开始恢复,胃口变好后易暴饮暴食,往往会诱发胆石症加重。

建议

切忌暴饮暴食,特别是有胆石症等胆囊疾病患者。

3、痔疮

夏秋交替,气候干燥,早晚温差大,寒冷刺激使体表血管弹性降低,周围阻力增加,引起小动脉收缩、血压升高,腹部血流速度减慢,下肢静脉血液不能回流,导致血液淤积,易形成痔疮。

再加上食欲大开,往往容易引起便秘或腹泻,导致痔疮复发。

建议

避免久坐,多运动,少吃辛辣食物。

4、哮喘

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的老年人和儿童,气道防御功能较差,易受温差影响,诱发哮喘。

此外,秋季空气中花粉、螨虫、霉菌等过敏原猛增,有哮喘病史的人容易复发。

建议

在医生指导下及时用药;多吃些润燥、清肺的食物,如百合、梨等。

5、心脑血管病

冷天会刺激心脑血管收缩,如果患者本身存在高危因素,特别是脑血管狭窄供血不足等,会加剧脑组织缺血,出现脑卒中复发或加重。

建议

季节交替时调整生活习惯,注意添衣,注射流感疫苗等。

6、骨关节病

初秋季节,老寒腿、膝关节炎、腰背痛、风湿病等疾病进入高发期。不少年轻人即便秋风瑟瑟,仍喜欢穿短裙、短裤,这时骨科疾病可能悄然找上门。

此外,运动后出了汗不及时擦,也容易受风寒,导致骨关节病加重。

建议

及时添加衣物,平时洗东西时水温要适宜,别太凉。

出伏后,千万别做5件事

01、不要太早晨练

出伏后的初秋时节,温差逐渐加大。有些人四五点钟就外出晨练,此时人容易受寒冷的刺激,让早晨本已较高的血压上升更快,从而增加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

02、不要穿短裤背心

出伏后,早晚比较凉快。不要穿短裤背心之类太清凉的衣服,最好随身携带薄外套或围巾披肩,防止受风。

⚠️一定护好脖子、后背、脚部,这些都是血管最丰富的地方,秋凉的刺激会促使血管急剧收缩,引发危险。

03、不要在夜晚开空调

出伏后使用空调要十分注意,尽量不要在夜晚睡觉时开空调。

⚠️即使要开最好定时,以免半夜时空调的阴气与外界的寒气入侵人体内脏、经络和骨关节,引起感冒、腹泻、颈肩腰腿痛、关节疼痛等症状。

04、不要睡得很晚

▪出伏以后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乏”。

为了缓解秋乏,需要睡得早一点,早睡早起,较之夏季增加1个小时左右的睡眠,或者通过午睡的形式增加睡眠。

▪出伏后如果睡眠不足更容易出现血压不稳,引发心血管疾病。

⚠️ 晚上11点到凌晨两三点,是人体的最佳睡眠时间,错过这个时间段,睡眠质量就会大打折扣。一般晚上10点半就应该上床睡觉了。

05、不要喝水太少

出伏后,出现高温天气的次数依旧不少,身体水分大量蒸发,不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血液浓度增加。

⚠️每天的喝水量应不少于2000~2500毫升,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水,半夜醒来也可适量补点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