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玩的气球,当它放出气体时,气球便沿着与喷气相反的方向急速飞走。
于是大名鼎鼎的牛顿第三定律就产生了,它表明: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一个力都有一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反作用力。
于是,喷气式发动机产生了。这个先后顺序扯的我都信了......
喷气式飞机所使用的喷气发动机靠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气体向后高速喷射的反冲作用使飞机向前飞行,它可使飞机获得更大的推力,飞得更快。
貌似火箭和火药也是这个原理,还有海水中的墨斗鱼,肚子里装满了液体,遇到紧急情况,它迅速排出这些液体,就能闪电般地逃离险境。
你们可以发挥一下,在留言中说说,都有哪些物件用了这种原理。咱们就不发挥了.....
到底是谁搞出了喷气式发动机呢?1930年前有两个人在研究,一个是英国工程师弗兰克·惠特尔,一个是德国发明家汉斯·奥海因。那个时候迎来了二战,惠特尔和奥海因都继续进行研究这些技术,喷气发动机的制造显得尤为重要,谁先搞出来,谁就更有优势,结果你们估计都能猜出来。德国人于1939年生产了第一架可飞行的喷气式飞机:海因克尔He一178。英国随后在1941年有了"格洛斯特E-28"。
喷气式飞机一诞生,就接二连三地打破了活塞式创造的飞行速度和高度的记录。从此,人类航空史进入了喷气机时代。到今天,世界上绝大部分作战飞机和干线民航客机都早已实现了喷气化。
喷气式发动机分涡轮喷气(涡喷)发动机、涡轮风扇(涡扇)发动机和涡轮螺旋桨(涡桨)发动机。
涡喷发动机把燃烧后的高速气体直接喷出,由于出发动机的气体也很快,所以热效率较低——动能都被喷出去了。
涡喷发动机而涡扇发动机就是为了提高热效率的改进:气体不是直接被喷出,而是通过内涵道推动风扇转动,再由风扇转动产生的气体(流经外涵道)来推动飞机。
涡扇发动机为了提高热效率,就得不断加大风扇直径(加大外涵道直径,或称“加大涵道比”),最终,风扇大到发动机都放不下了,只好挪到外边——这就成了涡桨发动机。某种意义上来讲,涡桨发动机就是一个涵道比非常大的涡扇发动机。
涡桨发动机涡桨发动机由螺旋桨和燃气发生器组成,螺旋桨由涡轮带动。由于螺旋桨的直径较大,转速要远比涡轮低,只有大约1000转/分,为使涡轮和螺旋桨都工作在正常的范围内,需要在它们之间安装一个减速器,将涡轮转速降至十分之一左右后,才可驱动螺旋桨。
这种减速器的负荷重,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它的重量一般相当于压气机和涡轮的总重,作为发动机整体的一个部件,减速器在设计、制造和试验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涡桨发动机的螺旋桨后的空气流就相当于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外涵道,由于螺旋桨的直径比发动机大很多,气流量也远大于内涵道,因此这种发动机实际上相当于一台超大涵道比的涡轮风扇发动机。
由于涵道比大,涡桨发动机在低速下效率要高于涡扇发动机,但受到螺旋桨效率的影响,它的适用速度不能太高,一般要小于900km/h。目前在中低速飞机或对低速性能有严格要求的巡逻、反潜或灭火等类型飞机中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