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巅峰对决,圆满落幕,他们的卫星有机会免费搭载发射!

中国宇航学会
原创
进入中国宇航学会公众平台,了解最权威的航天科普资讯。
收藏

2023年8月24日,第二届世界大学生立方星挑战赛中国区总决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顺利落幕。比赛决出制作组金、银、铜奖,以及论文组和创意组的一、二、三等奖。获得制作组金奖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星”代表队、“中子立方星”代表队,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自展星域”代表队,他们将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总决赛。今年10月举行的第74届国际宇航大会对国际总决赛获奖队伍进行颁奖和展览展示,荣获国际总决赛特等奖的作品将有机会由中国火箭免费搭载发射。遨天科技将为参与国际总决赛队伍免费提供商用电推进,同时为所有参与中国区总决赛队伍提供成果转化路径。

闭幕式现场

决赛现场,36支参赛队伍围绕立方星的飞行任务、平台及部组件创新系统设计、载荷与应用、人工智能设计、创意科幻设计等主题,展示各自作品设计理念,并进行精彩的现场答辩。三支制作组金奖队伍的作品分别是“星河之眼:空间碎片监视立方星”“一种在近地轨道测量中子寿命的新方法”“自展开材料暴露立方星与基于空间站的释放机制”,充分呈现了立方星设计与应用的新概念、新思路、新观点。国际宇航联合会对世界大学生立方星挑战赛高度重视,赛事联合执行秘书长、国际宇航联合会执行主任克里斯汀·费齐廷格来到中国赛区现场并为获奖团队代表颁奖。

克里斯汀·费齐廷格、于登云共同为获得金奖的队伍颁奖并合影

赛事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副主任于登云作赛事总结。他指出,世界大学生立方星挑战赛为全球航天事业注入了最新鲜的血液。本次大赛参赛作品一是涉及面广,涵盖了碎片消除、空间环境探测、小行星探测、在轨服务等航天主要任务领域,比如国防科技大学提出的“分子组装卫星”和北京理工大学提出的“太空螃蟹”空间在轨服务立方星。二是创新性大,既包括了卫星系统的概念创新,如中山大学提出了基于折纸机构的高容纳比可伸缩立方星模块;也包括立方星专项技术创新,如香港理工大学提出的OFDM导航信号高精度测距算法。三是实用性强,多数作品具有很高的工程转化价值,如西北工业大学提出的空间碎片消除和电磁对接集成化载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空间中子探测载荷。四是完成度高,许多团队完成了地面原理样机或开展了地面演示验证。

于登云作赛事总结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程波表示,本届立方星大赛顺应国际微小卫星发展趋势,聚焦“新技术验证与国际合作的平台”这一主题,为国内优秀的立方星技术人才与项目搭建展示和比拼的舞台,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工程思维、培养实践能力、拓展国际视野,在支持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推动航天事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位青年学子在此次竞赛追梦中紧密结合专业知识、发挥工程素养优势、推动技术应用转化,多家支持单位在导师配置、人才交流、成果转化等方面高效整合资源,共同形成了一条航天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路径。

程波在闭幕式上致辞

赛事联合主席、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主任于淼表示,通过本次大赛,相关高校及科研单位的同学们提高了科研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拓了创新创意思维,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很多参赛创意、论文和作品得到了行业内专家的高度肯定和赞扬,祖国的航天事业后继有人。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中国宇航学会,将与国际宇航联合会一起打造航天领域高水平的国际青年赛事,推动世界各国大学生勇于探索实践航天科学技术,提升理论联系实际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航天科学知识普及,航天后备人才力量储备作出应有贡献。

于淼在闭幕式上致辞

立方星是一种采用专用设计标准研制的低成本微纳卫星。目前全世界已经发射了超过1000颗立方星。立方星的设计、研制与应用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集合了机械、通信、电子、控制、材料等多个研究领域,其应用覆盖了工业、农业、通信、环境规划、交通等各个民生领域。

以立方星为代表的微小卫星设计与应用是国际航天领域当前的热点之一,全世界有上百所高校开展了相关研究。由国际宇航联合会和中国宇航学会联合主办的世界大学生立方星挑战赛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赛事以挖掘国内外学生创新思维为目的,旨在提升航天创新科研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航天知识的普及,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

2021年举行的首届世界大学生立方星挑战赛就受到广泛关注,中国赛区共收到国内25所高校和单位参赛作品60件。最终,中国大连理工大学团队和西班牙维戈大学团队获得国际总决赛特等奖,其作品将于2024年择机由中国火箭免费搭载发射升空。

评论
陕西省旬阳市李富来
少傅级
祝贺大连理工大学团队和西班牙维戈大学团队获得国际总决赛特等奖!
2023-08-28
陕西省旬阳市李富来
少傅级
目前全世界已经发射了超过1000颗立方星。
2023-08-28
陕西省旬阳市李富来
少傅级
紧密结合专业知识、发挥工程素养优势、推动技术应用转化,多家支持单位在导师配置、人才交流、成果转化等方面高效整合资源,共同形成了一条航天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路径。
202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