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元节”,民间有在这一天祭奠已故亲人的习俗。其实,中元节可不止烧纸这么简单,这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它是如何演变发展的、祭祀祖先要注意哪些事情,这里面的讲究可真不少……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一、中元节是怎么和“鬼节”扯上关系的?
小时候常听老一辈的人说,中元节逢“七月半鬼门开”,这天千万不能到处乱跑,尤其是晚上,不然轻则生病,重则……正因如此,在很多人眼中,中元节充满着诡异的色彩。
其实,中元节有着千年历史,底蕴丰厚,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拼盘节日”。
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蕴含着天地运行、阴阳循环的规律。七月更是一个吉祥欢庆的月份。
农历孟秋七月,作物成熟,每逢农历七月十五前后,立秋后第一个月圆的望日,古人便用新收获的瓜果蔬菜、谷物粮食,供奉逝去的祖先,感谢祖先神灵庇佑丰收,并祈求来年还有好收成,谓之“秋尝祭祖”,俗称“做七月半”。
“七月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元节。因曾吸收了佛教“盂兰盆会”的仪式习俗,也被称为“盂兰盆节”。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盂兰盆”一词来源于汉传佛教经典《盂兰盆经》,为“解倒悬”之意,即将人的灵魂从困厄中解救出来。《盂兰盆经》讲的是佛祖弟子目连想救母亲出恶鬼道苦海,他根据佛祖的指示,在七月十五敬设盂兰盆,用百果饮食供养十方僧众,依靠他们的合力成功救出母亲。由此形成七月十五盂兰盆节。
而几乎在同一时期,道教也将七月十五作为节日命名为“中元”。在道教世界里,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元素是天、地、水“三元”。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大帝”,分别主管赐福、赦罪、解厄事宜,其诞辰分别为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下元,是为“三元日”。上元天官赐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
因为地官所管为地府,所检的重点是诸路鬼众,中元节被称为“鬼节”,正是由此而来。
中元节虽然是一个亡灵的节日,但它背后的内涵却是很丰富的:有灵魂信仰,有儒家孝悌,也有祖先崇拜。所以,把中元节简单粗暴地当成吓人的“鬼节”,绝对损失一个亿。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二、中元节应该吃点啥?
1.吃鸭
中元节这一天,很多地方都会吃鸭子。“鸭”谐音“压”,人们认为吃鸭子可以压住“魂灵”。
2.做茄饼
民间认为,茄饼可以成为已故祖先的干粮。每到中元节,老南京人家家户户做茄饼,把新鲜的茄子切成丝,和上面粉,用油煎炸。
3.吃粗茶淡饭
中元节在山东又称“掐嘴节”,有吃粗茶淡饭的习俗。
4.吃扁食
江苏省东县乡习俗,扁食是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
5.面塑
面塑活动以晋北地区最为盛行。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教育其不忘父母之恩;敬长辈的花馍是人型,意喻儿孙满堂;送平辈的则是鱼型,祝愿连年有余。
如今,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民俗专家认为,中元节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是古代的“孝亲节”,偏重于情感上对祖先感谢与追思。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三、绿色过中元,安全文明祭祀是最好的缅怀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作为子孙后代,祭扫时给逝去的亲人烧点“钱”,既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纪念。
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文明祭扫的重要性。我们倡导:
1、文明祭祀,绿色祭扫
网上祭祀、献花、系挂丝带、植树等文明祭祀、安全祭祀方式多样,把实物祭扫变为注重精神传承,营造肃穆、环保、节约、低碳的文明祭祀氛围。
2、绿色祭祀,远离隐患
中元节前后天干物燥,森林火险等级高,若要使用火源请到指定区域开展祭祀活动,不在城区主次干道、城市广场、公共绿地、居民小区等公共场所焚烧纸钱、抛撒冥币、火纸及逝者遗物,共同维护优美整洁、空气清新的城市环境。
3、敬老爱老,节俭治丧
遵守社会公德、崇尚尊老传统,提倡对在世老人尽孝心,多关心老人,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追忆故亲,不乱燃乱烧、铺张浪费、相互攀比,以节俭方式寄托哀思。
让我们用文明的方式
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综合来源:新华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