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出生活垃圾分类四个月"成绩单",分类初见成效。但垃圾分类毕竟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全面推行新规,我们还面临哪些难点?
撰文/记者 赵天宇
图文编辑/丁林 新媒体编辑/陈炫之
采访专家:
吕彬(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
任连海(北京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
刘建国(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
王维平(北京市政府参事,垃圾对策专家)
9月,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开始实施已满四个月。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垃圾分类已经初见成效。记者从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获悉,8月份北京市家庭厨余垃圾日均分出量为3268吨,环比7月增长了1399吨,家庭厨余垃圾分出率达15.41%;其他垃圾日均清运量下降至1.79万吨,同比去年8月日均量下降34.14%。
△北京市垃圾分类四个月"成绩单"(来源:《北京晚报》)
不过,在推进垃圾分类的过程当中,也的确存在着不少难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混装混运严重、社区管理不平衡、居民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依旧突出。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北京垃圾分类从起步到真正落地,真正深入人心,还需各方的共同努力。
居民端:年轻人的分类意识有待提高
家住大兴某小区的魏先生,有天照常到小区垃圾桶倾倒垃圾时,才发现有几名身穿蓝背心的社区志愿者正在垃圾桶边检查垃圾分类情况。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手中的混装垃圾袋,已经成为了"不合格产品"。
于是,他只好再次返回家中,将厨余垃圾重新分类袋装后再次出门投放。扔垃圾的时候,一名志愿者提醒魏先生,厨余垃圾要扔到绿色的垃圾桶当中。
"只知道5月份开始垃圾分类了,但没有具体关注过垃圾桶的颜色,总觉得这个事情离自己还很远,所以没太重视。"魏先生说。
他的经历并非个例。今年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之时,正值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北京的垃圾分类,开始得有些"静悄悄"。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如何让居民自觉形成垃圾分类的意识,并按照要求投放,已经成为社区和管理部门所面对的最直接,也是最困难的一环。
"从实际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中老年人很快就有了分类意识,在家中按照两桶一袋的要求进行分类。但年轻人做得就相对较差,很大一部分上班族甚至完全没有进行垃圾分类。"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吕彬告诉记者。
吕彬解释说,很多上班族平时工作繁忙、早出晚归,很难参与垃圾分类这样相对细致的分类工作。他们的上下班时间,和定时定点投放的时间也有冲突。北京目前有几百万流动人口,让他们掌握分类更是难上加难。
△上海实行垃圾强制分类一年后,央视记者开展实地调查,发现仍有不少人做不到自觉垃圾分类(几乎全部是年轻人)。投放的垃圾以外卖和快递居多,不仅体积大,短时间内志愿者也很难肉眼辨识分类情况(图片来源:央视网)
北京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任连海也认为,虽然从现阶段来看,垃圾分类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源头分类、引导公众真正形成自觉的习惯,而不是利用机器或者人工二次分拣来达到分类的目的,否则就成了"为了分类而分类"。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也认同这样的观点。"推行垃圾分类的最终目的不是分出垃圾,而是通过这一抓手,提升基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引导居民普遍参与,是最难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解决了这一难题,往后的路就会相对平坦。"
参考新冠疫情防控的经验,吕彬提出了一套垃圾分类"分地域推广执行"的方案,可以结合北京的居民特点,提供一些个性化的选择。"比如说,可以在中心城区执行一套方案,在老年居民较多的小区执行一套方案,在流动人口较多的地区再执行一套方案,特别是一些细节上,让'因地制宜'真正落地生根。"
社区端:厨余垃圾比较"烫手"
分类垃圾桶应该如何设置?《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居民小区应在公共区域成组设置"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两类收集容器,并至少在一处设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的收集容器。
但在分类的实践中,各个社区出现了五花八门的漏洞。一方面,有些社区物业监管不到位,垃圾混投特别是厨余垃圾混投严重;另一方面,许多小区的垃圾桶设置不规范,缺桶少盖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疏漏,比如依然保留地库入口的不分类垃圾桶,让垃圾分类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在这些问题中,厨余垃圾的分类乱象常常引发关注。任连海认为,厨余垃圾受到关注,与厨余垃圾自身的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厨余垃圾容易产生气味、滋生病菌,带来卫生问题,在夏天尤其严重;其次,厨余垃圾的纯净度越高越好,这也对前期的分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这样的难题,北京市城管委、市城管执法局6月下旬联合印发《北京市厨余垃圾分类质量不合格不收运管理规定》,对厨余垃圾分类做出强制性规定,并明确了"质量不合格不收运"的政策。
△新规开始实施后,垃圾转运车也有了新面貌。图为厨余垃圾转运车(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业内人士认为,"不合格不收运"的政策是重要的倒逼机制,"也是促进公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有效手段之一。"
举个例子,从厨余垃圾产量上的实际数据来看,商业和居民的厨余垃圾比例基本维持在1:1左右,但商户对厨余垃圾处理得相对比较好,这与处罚较为严格有直接关系。
在城管检查中,宾馆、饭店、餐馆、商场都是重点中的重点。北京今年开出的首张垃圾分类罚单就是针对超市的,罚金高达9000元。相比之下,对于居民和社区的监管目前还有些乏力。
但是,确立了厨余垃圾不合格拒收的政策后,无论是物业还是分拣员,对于分类必然更加重视,将尽快补齐短板,有助于全民参与氛围的形成。
实际上,不合格不收运政策并非北京特例,在国内其他地区,它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尝试。以上海为例,当湿垃圾车(约等于北京的厨余垃圾)的司机首次发现湿垃圾中明显含有其他垃圾(如塑料袋、餐巾纸等)时,会要求相关小区自行改正,否则拒绝收运;再次发现湿垃圾不纯,则会停运一周。
为了加强社区监管,更好地引导广大居民参与,北京目前还全面开展了"盯桶战术",动员七类人员下沉到社区,在垃圾桶前进行值守,并监督和劝说居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
△北京市东城区的试点小区内设置了四分类智能垃圾桶。居民投放分类垃圾可以获得积分(图片来源:新华网)
此外,借助北京市城管委推出的"垃圾分类宝典"微信小程序,不少街道和社区还用上了破袋器等分类"神器",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放难度。
回收端:尽快补齐处理能力的"短板"
早在2000年,北京就作为国内第一批试点城市,先行开展了垃圾分类的尝试。然而到了2014年,北京以"拾荒"为生的人口仍高达17万,每年回收400万吨垃圾,相当于40艘十万吨航母的重量。在昌平等地,出现了成片的"拾荒村",还有人因为拾荒大打出手,演变成刑事案件。
北京垃圾分类为何"起了大早,赶了晚集"?反思其中原因,除了居民和社区意识不足以外,垃圾处理后端的清运、转运、处置人员、设施难以到位,也让垃圾分类长期停留在"物流搬运"的较低水平,没有达到减量化效果。
以厨余垃圾为例,现在已经建成的设施,尚不能满足所有厨余垃圾的处理需要。部分厨余垃圾最终只能与其他垃圾一起进行焚烧处理。这不仅影响了垃圾分类的成果,腐坏的厨余垃圾还会腐蚀金属设备,影响焚烧厂相关设备的正常运行。此外,焚烧厨余垃圾还会产生二噁英等污染性气体。
"我们在提高公民参与度的同时,也要尽快补齐中后端特别是后端处置设施的短板。"任连海表示。他指出,目前北京的技术路线,是建设集中处理设施(几乎每个区都有循环经济产业园)。但是,建设一些分散式的处理设施也是有必要的。对于北京这样一座超大型城市来说,把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提高后端处理能力。
除了处置能力以外,低值回收物"无人问津"的问题也引发了关注——居民分类投放垃圾之后,包括玻璃瓶在内的部分可回收物,出现了没人要的现象。究其原因,目前玻璃的价值低、处理工艺复杂都是让玻璃回收"遇冷"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此吕彬建议,未来我们不仅要满足精准的分类与投放,作为循环经济产业的组成部分,垃圾分类更应该着重做好前端的信息和数据的收集工作。 "这相当于为后端低值固废和高值固废资源化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当程度的便利条件,可以反过来促进垃圾分类产业的发展与进步。"
△积少成多之后,低价值垃圾也可以变得有价值。图为广州西村街低值垃圾回收点。根据媒体报道,这个二十多平方米的小场地每天回收、拆解木材多达6吨,玻璃600公斤(图片来源:《广州日报》搜狐号)
新条例执行4个月以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北京的垃圾分类从数据上已经有较大的进步。分出量上升、清运量下降,代表着以往大量混进其他垃圾当中的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已经被分出。业内人士指出,这说明垃圾分类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实际上,从出台相关条例到实现真正的全民参与,德国、比利时、日本等发达国家前后都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真正完成。不难预见的是,包括北京在内,未来国内的垃圾分类也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当前我们仍处于垃圾分类的早期阶段,改变生活习惯不易,至少需要两三年。"北京市政府参事、垃圾对策专家王维平说到。王维平建议,垃圾分类不可急功近利,在循序渐进的同时,强化对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举措。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