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的一位居民,在七百弄乡的山林小溪里发现有上百条可爱的“小家伙”,但他怎么也认不出这些小家伙是何方“神圣”。
为揭开其神秘面纱,这位居民决定捕捉两条,带回家来仔细观察辨认。首先是“外貌”,其肤色全身为黑褐色,只有尾部下缘为桔红色;皮肤粗糙,除了唇缘、指、趾及尾下缘的皮肤光滑外,其他处均布满瘰粒和疣粒。再看其头部,长相与众不同,是扁平的,宽度大于长度;前后肢基本等长,只是前两肢分别有4指,而后两肢分别是5指。测量其长度,它俩的体长和尾长都在13厘米和6厘米左右。虽然已观察清楚这些外貌特征,但仍未能认出其身份。之后他又上网搜索出一些相貌相似的图片进行对比,依然未能作出明确认定。
该如何解开小家伙的身份之谜呢?只得求助专家。广西自然博物馆的一位两栖动物研究员对送来的两条小家伙进行了仔细查看,并翻查了专业书籍,最终给出了判定:这俩“小家伙”应是“细痣疣螈”。
细痣疣螈是其学名,俗名又称黑麒麟、山腊狗、疣螈、黑痣疣螈,为两栖动物,属于有尾目、蝾螈科,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细痣疣螈的家乡主要在广东、广西、闽南、安徽,还有四川、贵州、甘肃等省区,在国外,主要是越南的北部地区。它们最理想的栖息之地是海拔500米至1500米的山间密林地带,平时在陆地上生活,静水塘和其附近潮湿的腐叶中或树根下的土洞内,均为它可选择的居住之处。只有到了夏季进入繁殖期时,它们才会到水塘生活,繁殖期一过便又回到陆地上来。其日常食物是昆虫、蛞蝓、蚯蚓,以及其他小动物。捕食活动一般在夜间进行。
每年的4至5月,是细痣疣螈的繁殖季,对于产卵环境的要求都是选择林木繁茂,并被阔叶树或竹林所遮蔽的阴暗潮湿的水塘边坡处。这里的腐烂落叶和潮湿的泥土,正是它们所喜欢的产床。通常情况下,每堆卵约有30至50粒,有的连续排列,难以区分一堆卵是由几条雌性所产,更难以区分每一雌性一次产卵多少粒。每粒卵直径3至4毫米,发育一段后,卵胶膜直径可达10毫米左右,晶莹剔透如珍珠一般,经过60天左右,卵就孵化出“蝌蚪”了。
人们知道,两栖动物卵的孵化是先要成为蝌蚪,而蝌蚪离开水是不能生存的。因此,绝大多数的两栖动物是将卵产在水里,但细痣疣螈却是个别的极少数。不过,它有预测天气的特殊功能,到60天后它产在塘边坡上的卵孵化成蝌蚪时,天一定会降雨,降雨使水塘里的水上涨,上涨水平肯定能浸到蝌蚪。更为神奇的是,它还能提前预测出降水量,根据降水大小选择产卵位置,即降水量大,涨水高的年份,它必然选择较高的位置产卵,反之亦然。年复一年,它们的预测从未错过。
贵州南部山区的不少老百姓都知道,细痣疣螈产卵后两个月一定会下大雨的规律,并利用这一规律把握农事活动,何时下种,何时育秧,都根据观察到的动物行为而定。因而,当地百姓将细痣疣螈誉为“气象预报员”。
然而,细痣疣螈的境况却令人担忧。经科学研究人员近年来对细痣疣螈种群数量、分布及栖息地生境的持续调查发现,由于受到环境污染、栖息地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其“种群数量处于下降趋势”,正在陷入濒危的漩涡,已经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如何让细痣疣螈家族重新兴旺起来?关键是要加大保护力度。近些年来,各相关地区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深入开展科普和法制宣传,提高大家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使滥捕乱抓现象基本得到杜绝。同时,各地还把生态环境治理放在重中之重,使环境污染和栖息地减少的问题逐步得以解决或控制,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细痣疣螈的种群数量也开始逐渐回升。
由此可见,生态环境的优劣是野生动物兴衰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