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IDSC)第6届学术大会在苏州开幕。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德沛教授发表主题报告。
吴德沛教授介绍,血液病患者存在诸多感染因素,包括血液病本身合并粒细胞减少、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放化疗致骨髓移植,大剂量激素、单抗、肿瘤靶向药的应用,骨髓移植预处理致骨髓空虚期、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肿瘤组织侵犯、放化疗、各类穿刺导致的黏膜组织破坏等。血液病患者感染时一般病灶隐匿,发热可能是唯一症状,起病急,易在2~4 d发生严重细菌感染、脓毒症。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恶性血液病患者感染情况尤为严重。
2008-2011年苏大附一院血液科感染病原菌检出率显示,血液科感染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为第一位病原菌。全球血液科患者面临碳青酶烯类耐药的严峻挑战。粒缺感染患者检出菌中碳青酶烯类耐药情况严峻,最高可达53%。中国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形式同样严峻,2005-2019年CHINET数据显示,耐药率上升幅度高达8倍以上。
2014-2015年江苏省三级医院血液科病房CRE共检出123株,占所有肠杆菌科菌株的6.7%。血液病G+菌感染率约占30%,且耐药比例高。血液病伴发热患者早期发现并早期治疗是关键,积极筛查和识别CRE、CRAB、CRPA等耐药菌感染高危患者。“三剑客”:黏菌素、替加环素、头孢他啶阿维巴坦钠对CRE具有良好的体外活性。
随着真菌诊断技术的进步,治疗已从经验性治疗变为以诊断驱动治疗策略为主导。最新发布的第六版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相信能进一步提高中国血液病医师对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治水平。此外,病毒感染仍是异基因移植相关死亡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新治疗策略如过继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以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也在进一步探索之中。
吴教授表示,随着微流控芯片检测技术、NGS二代测序技术、核酸质谱和数字PCR等新型检测技术的发展,感染性疾病防治进入精准时代。治疗技术上,通过肠道菌群代谢调控免疫系统来对抗病原菌感染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苏大附一院血液科采用粪菌移植(FMT)治疗艰难梭菌感染(CDI)获得了较好的成功率。相信未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5G技术的进入,必将改变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