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人问:淡水鱼好吃还是海水鱼好吃?哪一种更鱼好吃自然是青菜萝卜各有所爱。然而,以往公众的回答多数认为海水鱼比淡水鱼好吃,至少肌间刺少、土腥味少。近期,这个答案悄悄地往相反的方向转变。
认真了解,并不完全像一般人想象的是由于某个国际事件的影响,而是在科技人员的努力下,淡水鱼的品质也在悄悄产生变化。
如曾武昌鱼的肌间刺问题已被华中农大攻克;如一种去除小细刺的鲫鱼已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问世……吃淡水鱼不挑刺已不再是梦。另外,一大批高品质的淡水鱼养殖,如鳜鱼、虹鳟、鲶鱼、鲈鱼、乌鳢、巴沙鱼、淡水白鲳、笋壳鱼、罗非鱼越来越多,土腥味也越来越少了!
我今天的主题并不是想告诉大家有哪些淡水鱼越来越好吃,而是想告诉大家,一些鱼在海洋里有、在淡水里也有。
比如三文鱼。目前市场上的三文鱼都属于鲑科鱼类。鲑科鱼类包括两大类:大西洋鲑(鲑属)和太平洋鲑(大麻哈鱼属),大西洋鲑就一种,也就是大西洋鲑(Salmo salar),太平洋鲑有20种以上,我国有土著品种,如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大马哈鱼、台湾的樱花鲑等。因此,我们可以吃到挪威养殖的海水三文鱼,也可以吃到我国西南、西北,特别是新疆天山脚下养殖的三文鱼。同样,鲈鱼也有淡水鲈鱼和海水鲈鱼,就是名为河豚,也不只是在淡水生长,还有在海水生长的。
本篇文章的“主鱼翁”是淡水大黄鱼。我想,绝大多数人只知道海水大黄鱼,特别是深海养殖大黄鱼在市场天天能和我们见面。近日,我们到江苏泰州调研,发现了江苏好润特色水产养殖专业技术协会有一个淡水大黄鱼苗种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用于好润淡水大黄鱼保种育苗科研生产。
他们的淡水大黄鱼的鱼苗从哪来呢?在分类学上,淡水大黄鱼跟我国的海水大黄鱼、小黄鱼同属石首鱼科,在270余种石首鱼科鱼类中,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生活在淡水中的石首鱼类仅有3种,淡水大黄鱼属其中之一。
2019年5月,世界首例淡水大黄鱼人工繁育就已在我国宣告成功了。近年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无锡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与美国田纳西野生动物资源局联合开展美国淡水大黄鱼引种繁育研究,在中心主任徐跑研究员的带领下,项目组在人工催产方式、苗种孵化及苗种开口饵料等方面破解多项技术难关,仅用三年时间攻克了美墨科研人员十余年尚未成功的淡水大黄鱼繁育技术。
无锡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徐跑研究员 图片来自无锡淡水研究中心
淡水大黄鱼引进之路
就像当年雷霁霖院士引进多宝鱼一样,每条鱼在中国“落户”、形成产业、造福百姓,都需要走一条艰难的路。淡水大黄鱼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墨西哥等地,但人工繁育技术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徐跑主任带领团队攻关 图片来自无锡淡水研究中心
在淡水大黄鱼人工繁育中多项技术难关中,目前大部分技术难关我们已经攻克。特别是解决了人工催产、开口饵料、饲料驯养等系列关键技术,在相关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技术水平,为我国淡水大黄鱼进一步实现苗种规模化繁育和养殖产业化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淡水大黄鱼 图片来自无锡淡水研究中心
正出膜仔鱼、初孵仔鱼及3日龄仔鱼 图片来自无锡淡水研究中心
为什么要引进淡水大黄鱼?
淡水大黄鱼属底栖鱼类,耐低氧能力较强,具有生长速度快、耐低氧、适应性强、肉质好、无肌间刺等优良特性。我国养殖淡水大黄鱼有很多优势:一是淡水大黄鱼对温度适应范围较广,它是原产地北美洲分布纬度最广泛的鱼类,因此在我国黑龙江到海南岛地区都可以进行养殖和自然度夏越冬;二是淡水大黄鱼抗逆性强,淡水大黄鱼属底栖鱼类,耐低氧能力较强,能耐受较高密度的养殖,对水质要求不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可以通过驯化摄食配合饲料;三是淡水大黄鱼“好养”,养殖设施和条件简单,在江浙沪一带,鲥鱼、河豚等很多高档鱼类养殖需要较高的配套设施和条件,而淡水大黄鱼只需普通土池就可以满足养殖需求。
据专家预计,未来2-3年苗种就可以批量生产。当苗种繁育技术得到进一步优化,养殖技术、营养需求及养殖模式等方面成熟后,淡水大黄鱼就可以作为一种新型“名、特、优”品种进行推广和规模化生产,就可以成为一些乡村经济发展和增收的主导产业。
对吃货们来说,淡水大黄鱼和海水大黄鱼有什么不一样?
从外形上看,海水大黄鱼是金黄色的,而淡水大黄鱼的颜色有点像罗非鱼,呈银灰色、只有腹鳍是金黄色的。长大的成鱼背较高,肉质是和鳜鱼类似的“蒜瓣肉”,无肌间刺,口感和风味都可与野生大黄鱼相媲美,已获得到高端市场的认可。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淡水大黄鱼肉质好,如果价格合适,在普通老百姓中应该也会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据了解,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无锡淡水研究中心的专家们正在进行淡水大黄鱼苗种规模化培育、成鱼养殖模式、营养需求、饲料配方及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预计在未来2~3年实现淡水大黄鱼规模化生产。江苏好润特色水产养殖专业技术协会的淡水大黄鱼苗种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是与淡水研究中心合作推动淡水大黄鱼规模化生产的项目之一。
我们为科研人员加油,期待淡水大黄鱼早日大规模生产、上市。届时寻常百姓就可以吃到肉质可与上万元野生海水大黄鱼相媲美的淡水大黄鱼。
图片来自江苏好润特色水产养殖专业技术协会
作者:刘雅丹 中国农技协秘书长助理、研究员,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科学性审核:徐跑 无锡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编辑:武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