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有几位诗人名气虽不及巅峰的李白、杜甫,存世作品也不算多,但就仅凭一两首诗、一两名句就被后世竞相传唱、知名度颇高,有王之涣、王翰、崔颢、张继、常建、韦应物、许浑、张若虚等等。
唐代是中国诗词高峰时代,较完整收录唐代诗词的是《全唐诗》,由清康熙皇帝下令于康熙44年(1705年)编校,全书900卷、目录12卷、诗49403首、单句1555句,涉及作者2873人。它基本收齐了唐代的诗词,后世虽也有不少补遗的书籍,但每部书多不过几百首。因此,存世的唐代诗词全部大约就是5万多首。这5万多首唐代诗词,有的诗人留下的作品极少,但名气非常大、在后世流传甚广。曾有人按大学排名的方法给唐诗作品做了一个大排名,是以“**历代****选本采用、**文学史采录、名家点评、论文研究、互联网热度”等5个指标,综合打分,评出前100首最佳唐诗,下面就来看看仅有一两首作品入榜、但排名非常靠前的八位唐代诗人。
1、王之涣,《全唐诗》仅存诗6首。他尤擅写绝句、有两首绝句耳熟能详,在100首最佳唐诗中排第3、4名!一首是五言绝句《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此诗是王之涣晚年作品,篇幅虽短却以“千钧巨椽”绘下晋、陕、豫交汇处蒲州古城黄河东岸的北国河山,气势磅礴雄壮、意境深远,为**“五言绝句之冠”,当代中国人无人不会背诵、不断激励我们昂扬向上!另一首则是七言绝句《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凉州词》是两首,也是诗人晚年作品,另一首名气小一些:“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王之涣(688至742年)并州晋阳(今太原)人,青年时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但只做些小官、仕途坎坷,人生最后15年辞官访友、漫游。他在唐代知名度不高、无传记、《唐才子传》所记甚简,说他精文章、善写诗并多引为歌词。他仅凭上述这两首诗就赢得了诗坛显赫地位,与岑参、高适、王昌龄三位并称“唐代四大边塞诗人”。
2、王翰,《全唐诗》仅存诗14首。他与王昌龄、王之涣同时期,诗作多遗失,最负盛名的也是二首边塞诗《凉州词》,尤以第一首耳熟能详、在100首最佳唐诗中排第71名。此诗以独特视角渲染了出征前盛大的酒筵和将士们的痛饮,展现了戍边战士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687至726年)也是并州晋阳人,少年时聪颖过人且家资富饶,20几岁中进士,但也形成豪放不羁的性格,在京城做官时曾依附宰相张说,后受牵连被贬地方为官,于是每日与才士豪侠饮乐游畋,中年客死任上。所以他的诗主要是吟咏沙场少年、玲珑女子以及欢歌饮宴等,展现了对人生短暂的感叹、及时行乐的旷达。
3、崔颢,《全唐诗》仅存诗42首。他的诗作多佚失,而其中《黄鹤楼》是真正的“孤篇盖全唐”、被誉为“唐人七律第一”(也有说杜甫的《登高》是“唐人七律第一”,或两首并列),**在100首最佳唐诗中排第1名!**此诗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虽不协音律、但嘹亮不拗口,传说李白看到它当即搁笔不敢再创作相同题材的诗作了。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704至754年)汴州(今开封)人,出身名门,19岁即中进士,才思敏捷、秉性耿直,也因此宦海浮沉、终不得志,于是寄情于饮酒、赌博,并曾漫游20年。《黄鹤楼》的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总之是作者游历到黄鹤楼时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意境开阔、气魄宏大的千古名篇。
4、张继,《全唐诗》仅存诗40多首。但他的一首《枫桥夜泊》在100首最佳唐诗中排第12名!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湖北襄州(今襄阳)人,生卒年份生平不详,大约在753年左右中进士、赶上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因此一生没有大作为、生活窘迫!《枫桥夜泊》创作时间也无从考证,应是在安史之乱期间,张继也像其他文人、士子一样逃到江南避乱,在一个秋夜,漂泊中的诗人途经姑苏寒山寺,写下了这首情味隽永**、写尽旅愁的“羁旅”名篇**。
张继算不上诗词大家、关于他的记载很少,但其存世诗作都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这首《枫桥夜泊》就是典型、对后世颇有影响,韦应物、陆游、高适、唐寅等很多诗人都曾仿写寒山寺诗词。**此诗还流传到日本,在日本非常流行。**此诗还让寒山寺成为“名刹”,千百年来都是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
5、常建,《全唐诗》仅存诗50多首。他在唐代其实名气很大,与王维、孟浩然齐名,遗憾的是存世诗文不多、散失“十之六七”!他的一首《题破山寺后禅院》在100首最佳唐诗中排第8名。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此诗是“盛唐山水诗”的典范之作,也代表了常建的典型风格即以凝炼简洁的笔触写出清寂、幽邃的境界,流露出诗人的淡泊胸襟,其中“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句堪称神来之笔、意味深长。此诗之所以影响甚广,还因为艺术上与其他山水诗大家,王维的高妙、孟浩然的平淡很不相同,在慢游中写会悟,风格闲雅清警、独居一格。
常建(708至765年)长安(今西安)人,在盛唐727年时与王昌龄同榜进士、但仕途不如意,也是长期漫游,最后干脆过起隐居生活!诗中的破山寺是今天江苏省常熟虞山的“兴福禅寺”,因为这首诗它也成为名刹、游览胜地。现在寺中还有一个“米碑亭”,石碑碑文为宋代书法大家米芾手书的《常少府题破山寺诗》,正是文、字“双绝”!
6、韦应物,《全唐诗》收录的作品虽有几百首,出名的是一首《滁州西涧》,在100首最佳唐诗中排第20名,是诗人任滁州刺史时(也有说法是罢官闲居西涧时)所写情感浓郁的小诗,属诗中有画、诗画结合山水诗上品,原本平常的景物经诗人点染成为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京兆杜陵(今西安)人,生卒年份生平不详,大体生于盛唐、青年时代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经努力读书在安史之乱后为官、宦海沉浮。韦应物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三位并称“盛唐山水田园派四大家”,但名气不及他们,因此关于他的记载很少。他壮年为官之时国家已破败不堪,**因此其山水诗已不似盛唐,往往是在清幽中透出几许寂寥、展现一种伤而不悲的幽寂美。**这首《滁州西涧》正是这种风格的代表。
7、许浑,《全唐诗》收录的作品也有几百首,尤擅登临怀古诗,出名的是一首《咸阳城东楼》,在100首最佳唐诗中排第32名。它是诗人晚年登咸阳古城楼时即兴所写,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意蕴苍凉,其中“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句大家一定熟悉。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许浑(约791至约858年)润州丹阳(今丹阳)人,生活在国家破败的晚唐,早年屡试不第、曾南北漫游,40多岁时才中进士、宦海沉浮,因此作品中充满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与杜牧为同一时代的诗人,一些作品存在“著作权争议”,如那首著名的“清明时节雨纷纷”就有人怀疑其实是他创作的。
8、张若虚,《全唐诗》仅存诗2首,但其中《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唐诗开山之作、“**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不过这样高度的褒奖主要是在明代之后,它在100首最佳唐诗中排第38名。
张若虚生活在唐初,在当时并不是特别有名的诗人,因此生卒年份生平不详,只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说他文词俊秀,与贺知章、张旭、包融三人并称“吴中四士”,到唐玄宗李隆基继位的初期尚在世。
《春江花月夜》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它沿用南北朝时陈、隋乐府旧题而作,但清除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抒发了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开唐诗之“新气象”。诗中有很多著名诗句,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大家一定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