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连亲妈都不认识”?这对脸盲症来说是可能的!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小伙伴们

你们是否有这样的经历

明明互相见过很多次

然而再次见面

对方却认不出你了呢?

脸盲真的不是借口!不管是亲密无间的朋友,还是朝夕相处的父母,只要换个造型迎面走来,对“脸盲症患者”来说就是“素未谋面”。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什么是脸盲症?

大脑如何识别面孔?

脸盲症的病因?

脸盲症?

脸盲症是一种无法感知物体特征的疾病,不单单只是无法识别人脸,甚至无法识别出电脑生成的3D模型。

脸盲症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面孔识别障碍

面孔识别障碍患者展示人脸照片时,他们能够辨认出人的五官位置,却无法准确识别五官的样子,无法对五官进行整合,但是这些患者却可以对其他的人体器官进行准确的识别。

2、物体识别障碍

物体识别障碍患者不能识别物品,不同的患者具有不同的识别障碍,比如一些患者不能识别动物特征,还有患者识别不出乐器特征等。

3、视觉知觉障碍

此类患者不能分辨同一面孔的不同照片,但其色觉正常。且此类患者常常伴有不能分辨方向、无法认知地域以及无法学习非词语材料等症状。

4、记忆障碍

此类患者对人脸的记忆力低下,因此无法识别出熟悉的人的面孔,但是可以从其他特征信息识别出熟人。

如何识别面孔?

我们平时使用的很多电子设备具备人脸识别功能,而机器学习的正是人本身对面部识别的机制。

人识别其他面孔,是通过大脑中脸部专属区域的信息处理进行的。在看到不同人的面孔时,大脑中脸部专属区域会被引起不同细胞群的同步反应。不同细胞的同步组合代表着不同的识别对象。

如某群细胞代表双眼皮、某群细胞代表单眼皮、某群细胞代表圆脸、某群细胞代表瓜子脸等等特征。在面对一张面孔时,这些不同的细胞群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于是便在脑海中展示出此人的样貌。

当大脑某次标识出熟悉的人脸时,人就会想起关于此人的特征信息,进而会引起大脑对此人的喜恶情绪,这说明在视觉系统传输给大脑中脸部专属区域时,又将信息传递给了脑中记忆情绪的区域。由此,便完成了对一个人的识别。

脸盲症的原因

根据致病原因,脸盲症大致可以分为发展性面孔失认症和后天性的脸盲症:

1、发展性面孔失认症

发展性脸盲症即遗传性脸盲症,德国明斯特人类基因研究所博士托马斯·格鲁特对689名德国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了17名脸盲症患者,其中14名患者至少有1名近亲有同样的问题。格鲁特怀疑脸盲症是由一种单一的显性基因引起的,如果父母中有1人患病,那么孩子有50%的机会患病。

2、后天性的脸盲症

后天性脸盲症指由于后天(特指成年后)的疾病或者脑部创伤,导致大脑中负责脸孔认知功能的“梭状回”受损。梭状回能帮助人们通过更细节地记忆脸孔细节,从而辨识面容认人。

后天性脸盲症患者难以分辨人脸,于是他们便利用非面部的一些特征以帮助自己对他人的认知。有研究发现,他们对声音的辨识能力更胜普通人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