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畅淋漓地飙车,无疑是年轻人充满激情的梦想。如果某一天我们有幸在月球上驾车,与在地球上的飙车体验会有什么不同呢?答案的关键就要看载人月球车计划使用的燃料电池。
近年,日本航天机构和企业正在开发载人月球车,启动“月球巡洋舰”等项目,希望满足至少2名航天员在月球表面安全驾车行驶的需求,而且不必穿戴笨重的舱外航天服。为此,载人月球车将采用增压舱设计,远期目标是在月球表面行驶近1万公里。
想要实现这么高的里程指标,氢燃料电池技术的进步功不可没,有望帮助载人月球车利用现有资源执行距离更远、时间更久的任务。
氢燃料电池的技术原理是电解水的“反面”,生动地比喻,就是氢和氧“隔着拦网打球”。氢位于电池一端,在电解质金属催化作用下“发球”,即电子和离子。氧在电池另一端接收氢离子,形成水,同时接收电子,形成闭环电流。两端电极、电解质之间设置物理隔离,防止氧氢混合引发爆炸,堪称滴水不漏的“拦网”。
氢燃料电池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随阿波罗飞船上天了。未来,除了从地球发射补给外,各国航天正努力寻找的月球水冰资源也有望提供较稳定的氢来源,从而为载人月球车、月面基础设施等贡献能源和原料,助力在月球表面进行长期稳定的研究和应用。
此外,载人月球车还将引入可再生氢燃料电池技术,白天借助太阳能电池板实施电解水作业,产生氢气,然后在长达14天的月夜里为电动机稳定供应氢原料。
当然,梦想成真,仍需克服地面精准发射、月面定点投放、资源回收、降低造价等难题。另外,月面缺乏大气层“缓冲”,昼夜温差高达300多摄氏度,更是“沐浴”在强烈辐射中。因此,新一代载人月球车需要针对防护性、舒适性等重点改进,相信科研人员将在辛勤努力中收获新成果。(作者:郭江峰)
本文首发于《中国航天报·飞天科普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