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学大未来|奥本海默与钱学森最大的差异是?

成都市龙泉驿区科学技术协会
科创共建龙泉驿,科普飞入千万家
收藏

物理人的必看电影,《奥本海默》一部二十世纪物理学史诗的重要篇章,是一部由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关于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的传记电影,不像诺兰的其他作品那样复杂,但是信息量很大。电影中出现了很多科学家和历史事件,而且采用了倒叙和顺序交叉的方式,如果不熟悉背景知识和人类历史上这些举足轻重的物理学家,可能会觉得很难跟上剧情。所以这里为大家简单介绍《奥本海默》的重要科学家——奥本海默。

《奥本海默》——原子弹之父

奥本海默(曼哈顿计划、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玻恩奥本海默近似):

Cillian Murphy ... J. Robert Oppenheimer

(图片来源于豆瓣,《奥本海默》预售开启中国独家海报)

著名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曼哈顿计划的领导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教授,被誉为人类的“原子弹之父”。他三年读完哈佛大学,1925年以荣誉学生的身份提前毕业,随后他到英国剑桥大学深造,加入到著名的卡文迪许实验室,1926年,转到德国哥廷根大学,跟随量子力学主要创始人马克思·玻恩研究,1927年以量子力学论文获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后来他来到著名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并创立了“伯克利理论物理学中心”。1942年8月,奥本海默被任命为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在新墨西哥州沙漠建立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整个计划的经费是20亿美元,总工作人数10万。奥本海默于1945年7月主导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

(图片来源于搜狐百科)

《奥本海默》是以“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的一生履历为题材,讲述了奥本海默的坎坷人生与其角色转换的过往隐秘。观众们耶沉浸在导演诺兰展现的“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的光辉历程中,可电影没有提及的是奥本海默,最终被美国定为间谍含冤而死。

“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事件

奥本海默曾领导“曼哈顿计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制造第一颗原子弹,被认为是“原子弹之父”。然而战争结束后,奥本海默因为反对核扩散和发展氢弹的立场,遭质疑对美国不忠诚,被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撤销安全许可。

(图片来源于豆瓣)

“奥本海默事件”是20世纪美国的最大冤案之一,这里既涉及到政治斗争,也与个人恩怨有关,一些貌似公正的程序下面之所以隐藏不公正的,科学家的良知与政治家的“利益”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奥本海默事件”是一出不该出现的悲剧,人类应该从中吸取更多的教训。

《奥本海默》电影没有交代的后续还有,奥本海默的团队后来也有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加入,还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奥本海默在加州理工学院,还和两名中国科学家是同事,那就是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和钱伟长。

美国有“奥本海默”、我们有钱学森

钱学森于1929年9月考入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5年,钱学森以清华大学的公费留学生身份留美进入了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之后转到了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仅仅3年时间,钱学森就拿下了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以及航空、数学博士学位。1938年毕业后,钱学森留校任教并从事研究工作,直到1955年回国。在1945-1947年期间,恰好和奥本海默成为了同事。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

1948年,钱学森退出了美国空军科学顾问团,并辞去了美军相关研究职位,酝酿回国。不料美国支持的国军败退台湾,新中国成立。紧接着美苏阵营对立,朝鲜战争爆发。伴随着麦卡锡主义的兴起,钱学森被软禁,直至5年后在国家的不懈斡旋下最终得以回国,回国后他构建了新中国整个军事工业的工程管理体系,又推动我国两弹一星的发射,被称之为“两弹元勋”

两弹元勋钱学森,三军仪仗抬棺,

数十万群众送行

2009年10月31日,中国著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消息一经传出,举国悲痛。在那个互联网并不发达的年代,数以万计的网民留言缅怀钱老。他们表示“国家的脊梁,人民的福祉”,“五年归国,十年功成,钱老令人肃然起敬”。

但作为祖国建设的大功臣,国防科技的先驱者,这场葬礼注定意义非凡。可以说如果没有他,新中国很难在今天就走到这样的高度,无数国人也看到了他的付出,在他葬礼的时候,党旗盖棺,三军仪仗队为他抬棺,各界人士送别,数十万人为其送行,在他离世的第2天,十月份的北京满天飞起了雪花,仿佛老天也不忍心这位科学家离开我们。国人评价称:“钱学森是国之肱股,世之栋梁!”

科学虽无国界、但科学家必有祖国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
Science has no borders, but scientists have their own homeland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

巴斯德的意思是,科学无国界,它属于世界。科学是一个国家品性的表现,因为这个国家要首先承载(科学家的)高远的思想和智慧成果。如果科学无国家,科学家应当有(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国家的出处),他的研究对世界的影响,将归因于他的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也曾说过:“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在中国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都是爱国科学家的典范。希望广大人们和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扫码咨询科小创

-文末互动-

互动:“添加科小创、转发得好礼”

转发海报+“我想参加2023龙泉驿区

【科幻新纪元、科学大未来】全国科普日活动”

文字至朋友圈,截图发送科小创,

幸运者可获得“纸质儿童科学实验套装KT板-

钢琴音乐+望远镜“1组~

(09/16下午六点科小创将通知获奖者,

奖品统一在09/25-29之间寄出)


* 主办方保留对活动的修改权与最终解释权

「部分推文图片视频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