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消化道肿瘤是对改善饮食最敏感的肿瘤之一。
饮食致癌的机制分成几类:
直接DNA损害(如亚硝酸盐类),
细胞色素激活或抑制(如酒精),致癌物激活(如腌制的食物),
直接细胞毒性(如霉菌毒素),
氧化损害(如饱和脂肪)生理学改变(如稻子,膳食纤维)和激素的影响(如植物性雌激素类)。
以下是研究已经证实的导致消化系统肿瘤的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一:亚硝胺类化合物
多种亚硝胺能诱发动物的食管癌、胃癌等疾病。
当摄入食物(如:酸菜、烧烤食物)中亚硝胺在胃内酸性条件下特别是在维生素C摄入不足时,胺类和亚硝酸盐易合成亚硝胺。
同时,亚硝酸盐在PH值为1~4时和胃内胺类物质极易形成亚硝酰胺,不需要任何代谢激活就能在胃中直接诱发肿瘤。
烧烤鱼肉时亦可产生多环芳香烃,增加胃癌的发生。
危险因素二:真菌毒素
粮食、酸菜及霉变食物中某些真菌及其代谢物是食管癌、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这些真菌(如:黄曲霉毒素)不仅能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还能分解蛋白质,增加食物中胺的含量,促进亚硝胺的合成。
危险因素三:高盐、高脂肪、高胆固醇膳食
大量进食饱和脂肪、高盐(咸鱼、腌肉等)可腐蚀胃粘膜,破坏胃粘膜屏障,增加胃癌的发病率。
高胆固醇、脂肪的致癌作用可能通过胆汁酸介导,高脂饮食能刺激胆汁酸及胆固醇的分泌和排泄,促进大肠癌的发病。
危险因素四:饮食刺激
食物粗糙、进食过烫、暴饮暴食、三餐不定时等习惯,造成食管黏膜的慢性理化刺激、机械性胃粘膜损伤、胃液分泌紊乱等增加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
危险因素五:营养不良和微量元素缺乏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食物、饮水和土壤内元素钼、铜、硼、锌、镁、铁含量较低都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间接有关。
钼是某些氧化酶和硝酸盐还原酶的重要组成部分,钼缺乏可引起食物中硝酸盐的聚集。
危险因素六:饮酒
流行病学发现许多食管癌患者有大量饮酒史。
酒精可作为致癌物的溶剂,促进致癌物进入食管,造成食物黏膜损伤,为食管癌的发生创造条件。
危险因素七:吸烟
烟草中化学物质不仅与食管癌有关,而且能增加胃癌的发病率。
动物实验证明,烟草的烟雾中含有多种对胰腺器官特异性的致癌物质。其次,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以促进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导致血液中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在某种方式下,高脂血症可诱发胰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