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风景园林走近百姓身边”——探究芙蓉的科学密码活动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促进风景园林学科发展,传播先进技术,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等。
收藏

9月14日上午,风景园林走近百姓身边:

迎接世园会,走进植物园——探究芙蓉的科学密码活动在成都市植物园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成都市植物园、2024成都世园会执委办、成都日报社等单位联合主办,成都市天一学校的50名小学生参与线下活动,同时本活动也通过多个线上平台进行了同步直播,总计观看人数高达63.2万人次。

参观芙蓉专类园,了解芙蓉文化

芙蓉是成都市的市花,作为四川省首家、成都市唯一一家植物园,成都市植物园在芙蓉品种收集展示和科学研究方面深耕不缀,40年来一代又一代芙蓉科研人孜孜不倦的努力,都汇集在了成植的芙蓉专类园和芙蓉种质资源圃。芙蓉园占地面积约18000平方米,集齐了四川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大部分芙蓉品种,展示了木芙蓉新优品种20余种,其中7种已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同时为了园林造景及科学普及,展示了部分与木芙蓉同为锦葵科的植物。园内还修建有“龟画芙蓉城”传说的城墙景观,与满园芙蓉交相掩映,设置有一个中式亭台建筑的科普长廊及多个科普小品,用于向公众普及芙蓉文化、科研知识。在科普老师的带领下,成都市天一学校的50名小学生一起游览了芙蓉园,了解“龟画芙蓉城”的传说和成都“蓉城”一名的由来,并观赏了植物园自主培育的木芙蓉新品种。在观看途中,同学们都忍不住伸出手去触摸芙蓉花的枝叶,纷纷感叹道,原来比它们平时在电视上看到的还要大上许多。

参观科研苗圃,认识太空芙蓉

成都市植物园自建园以来一直致力于木芙蓉专题研究,包括芙蓉研发平台建设、种质资源收集与品种培育、分子水平研究、木芙蓉新优品种繁育技术研究、木芙蓉新品种适应性研究及推广应用等等。目前植物园芙蓉资源保有量世界第一,收集保育了国内213个以及国外21个地理小种木芙蓉,近缘种6个,获得国家芙蓉种质资源库的称号。自主培育芙蓉新优品种 40 余个,极大地丰富了木芙蓉的品种,其中 7 个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物权。

为了突破传统杂交授粉培育新品种的局限性,自2022年起,成都市植物园共有7个品种,9000多粒芙蓉种子分别搭载神州十四、十五、十六上天进行了太空育种。这些“上天”的木芙蓉种子在科研人员的精细操作下再“入地”,今年3月成功发芽。9月,第一批开花的“太空芙蓉”傲然挺立于科研苗圃中,等待大家揭晓它们身上的生物密码。在芙蓉专家的讲解中,参与活动的学生参观了植物园的科研苗圃,了解到了芙蓉育种的相关知识,认识了太空芙蓉和它的育种原理,亲眼看到了太空芙蓉。

学习芙蓉育种知识,体验杂交授粉

经过科普老师的介绍大家基本了解了传统杂交育种的原理和操作步骤,老师又现场给同学们演示了芙蓉花授粉的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分组亲手给芙蓉花进行杂交授粉,并填写记录标签,体验科研人员的实验工作。大家纷纷感慨:授粉太需要耐心了!

通过参与活动,同学们纷纷表示学到了很多知识,主要是了解以前所不知道的芙蓉传说,学习到了芙蓉杂交授粉的实验操作和太空育种的相关知识,体会到芙蓉育种的辛苦。

本活动旨在带领青少年走进科研苗圃,了解芙蓉文化、参观芙蓉研发中心、体验芙蓉育种研究的部分环节,从而了解植物研究人员的日常工作,认识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中强调:“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希望你们继续发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带动更多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以优质丰富的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作出新贡献。”本次活动以开放实验室为主要形式,基于植物园重要科研成果进行科普活动转化,将科普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让科技工作者直接对话青少年,本次活动亦是对习总书记殷殷嘱托的积极响应。后期植物园也将开发寓教于乐,更容易为青少年理解和学习的科普活动形式,为他们提供接触植物科研的平台,让他们体会到科学的快乐。

评论
汨罗镇徐志雄
少师级
已阅
2023-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