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熊,因为国人童年回忆中的一款干脆面同名而成为大家口中的“干脆面君”。该物种源自北美洲,前爪上有一层角质层,有时候需要浸在水里使其软化来提高灵敏度,所以看起来像是把食物或者其他物品清洗干净,故名“浣熊”。
浣熊在中国数量极其稀少,常见于动物园中作观赏用,因为憨态可掬的外形受到大家的喜爱,很多人甚至高呼:“好想在家养一只!”
(一)浣熊可以家养吗?
事实是,浣熊家养不可取。
首先,浣熊会攻击人类,它的爪子锋利且敏感,活动灵敏,在应激条件下会做出伤害人类的行为。
浣熊的爪子 图源:央视科教频道《神奇动物大揭秘》
其次,浣熊身上可能带有鼠疫、狂犬病或者其他可能传播给人类或家养宠物或家畜的疾病和寄生虫。
所以再怎么喜欢,也不要有在家养浣熊的想法。
(二)浣熊的危害
浣熊原产于北美洲,主要分布于欧洲和北美地区,曾经因为其珍贵的皮毛被人四处追杀,险些遭遇灭绝。后来逃出皮革养殖场,开始了在欧美的“流浪”生活。浣熊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超强,因此很快在北美和欧洲地区大量繁殖。
据央视报道,欧洲目前多国正在面临外来物种—浣熊的困扰,许多欧洲本土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比利时、西班牙等国家已经将其列为外来物种,因为他们严重影响了本地生物多样性:
- 浣熊会把鸟蛋和两栖动物作为食物,导致本地生物繁殖成功率降低;
- 浣熊为了寻找食物,会经常闯入人类居住地,破坏农作物,杀害或者吃掉家禽,并在途中破坏家庭用品;
- 浣熊智力发展水平较高,学习能力强,破坏力强,且难以被驯化,可能会对人类造成身体上的伤害。
(三)浣熊的治理
欧洲对浣熊的治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段:
- 防止浣熊进入人类活动区,包括在泳池边放置指压板、在垃圾桶盖子上捆绑绳子等,这些措施短期内增加了浣熊的取食难度,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治理数量庞大的浣熊,且因浣熊智力较高,这些设施常常被破坏。
- 大量捕杀浣熊,包括用猎枪或兽笼等工具捕猎浣熊。这一举措比较彻底,但是比较耗时费力,需要猎人的丰富经验和捕猎技巧。
- 杜绝浣熊繁殖,即捕获浣熊并为其绝育。这一举措被一些人认为是比较科学的治理办法,但是捕获浣熊难度大,短期内无法完成。
用绳子系紧盖子,浣熊也可以钻进垃圾桶 图源:央视科教频道《神奇动物大揭秘》
欧洲的浣熊入侵是一个典型的教训,可以提高全球对于外来物种入侵的重视程度。
我国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和海关总署于2022年5月31日颁布了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该办法已于2022年8月1日起开始实施,要求坚持风险预防、源头管控、综合治理、协同配合、公众参与的原则,进行源头预防、加强监测与预警,统筹治理与修复。
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的管理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策略,功在当下,利在千秋。每个人更应该从自身做起,不因浣熊可爱而擅自圈养或放生,不因个人喜欢而破坏生态环境。
编译:Dawn
审核:绿茵
编辑:To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