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书评丨大健康背景下打造有温度的医学科普——评《走进重症监护室》

协和医学杂志
权威科普媒体,致力为学术代言,为医学发声,为健康传播。
收藏

作者:宋宏伟 邹海

*基金项目: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上海市医苑新星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资助计划

===

作者絮语:走进重症监护室,以理解和尊重打破隔阂


在医疗领域,医患关系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左右医患关系的因素复杂繁多,但其核心点一定是互见、互知、互信、互助,因为医患协作始终是医患关系走向和谐的重要桥梁。医患协作理念是现代医疗体系中倡导的一种新型医患关系模式,强调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


作为现代医学中最为接近死亡的医疗单元,重症监护室对所有患者和家属来说是最为恐惧的。这里有着医院里最令人恐怖的既视感,甚至连很多其他科室的医生都认为重症监护室是将人类“去生物化”的地方。实际上,重症监护室只是患者需要接受严密监护和治疗的医疗区域之一。由于重症监护室患者病情大都较为严重,所以可能需要依赖呼吸机、血透仪等大量医疗器械来进行生命维持。该科室患者及其家属时常面临着生死攸关的时刻,因此常常承受不可言喻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由于重症监护室的治疗环境日益现代化,眼花缭乱的设备愈发增加了其神秘感和机械感。由于医学知识复杂,医学术语难以理解,重症监护室患者及其家属与医生的沟通往往不畅,容易产生信息传递不明确、理解偏差等问题,而家属与医生的沟通不足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决策和生命支持策略的选择。此外,重症监护室患者及其家属在医疗决策和治疗过程中往往也处于被动地位,缺乏自身参与感和主动决策权。他们可能无法平衡亲人的情感和科学的抉择,只因专业的壁垒如高墙般隔开了家属与医护人员。

鉴于以上种种特点,重症监护室患者及其家属比任何一个医疗单元的患者都更加需要科普医学知识。因为医学的初衷从来都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而是拥抱每一个需要被温暖和帮助的患者,我们应该打开重症监护室的大门,请患者家属们来看一看,问一问,学一学,才能有望从他们那里获得信任与理解。

传统的医学知识科普模式主要依赖于图书、传统媒体或讲座教学,但重症监护室极为理论化的专业知识和诸多床边护理的细枝末节将医学科普之路变得艰涩难行。《走进重症监护室》显然做出了大胆的尝试,从一个又一个监护室里最常见的医嘱和现象入手,力求还原重症监护室里最原汁原味的每一分、每一秒,拒绝任何生涩难懂的理论化名词,取而代之的是肩并肩、手拉手地告诉家属,医生这样做是为了什么,护士那样操作的好处又是什么。

实景再现是本书的最大亮点,旨在让患者和家属明白,来到重症监护室并不意味着恐慌,而是接受最为细致的照护。作者作为资深重症监护室的医务人员,经历了无数生与死的拉锯,面对过各种抉择,也制定过无数的方案。作者希望通过这样一部作品,向读者们传递重症监护室的运行原则以及严谨态度,监护室区别于其他医学单元的,是更加精细和无微不至。

这里充满机遇和挑战,对患者而言,一切皆有可能,往往左右最终胜负的就是医护与家属的齐心协力。相信几乎每个有过重症监护室经历的患者或者家属,对重症监护室的感知都是恐惧大于庆幸。《走进重症监护室》的横空出世,将有望扭转这一局面,专业是它飞行的翅膀,而爱与关心才是冲破你对重症监护室神秘感的那缕阳光。

如何打破监护室的神秘感而又要兼具其科学性,是这场科普攻坚战的难点也是突破点,本文就是希望告诉大家,《走进重症监护室》是为了什么而诞生的,它是如何向老百姓介绍重症监护室这位熟悉的陌生人,它给医学科普的工作又带来了什么新的启发。

《走进重症监护室》从ICU的定义和功能开始,详细解释为什么ICU对危重病患者至关重要,以及ICU在医学体系中的角色和价值。ICU是医疗机构内的一种特殊的治疗区域,非重莫入,转安即出,并提供高度专业化的医疗护理。重症监护室的设立旨在为危重病患者提供密切监护、生命支持和综合治疗。

这本书让读者对ICU的工作原理和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明白医护人员如何通过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全方位的护理和治疗。这本书向读者展示了ICU中常见的设备和监测技术,如呼吸机、心电图、血压监测等,并简明扼要地向读者解释这些设备和技术的原理,让他们了解到这些仪器如何帮助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监测和干预。通过实际案例的描述和图表的描绘,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参与患者的护理过程。

这本书详细介绍ICU中常见问题的治疗、患者家属遇到的常见问题及提示,对医护人员的角色、工作内容进行了解读,帮助患者和家属与ICU团队更高效地沟通,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让患者和家属理解ICU团队的协作,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康复率。

疫情让重症监护室走到了舞台前,科普肩负着国运和民生

2019年底,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席卷了华夏大地,侵袭了武汉。一时间,举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击退了病毒的第一波进攻。但是不可否认,国家和人民的损失是惨痛的,是不可估量的,面对一个又一个病情进展迅速的呼吸衰竭患者,全国几乎所有的重症医生都一呼百应地投入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重症监护室这个平时一直大门紧闭的医疗单元,被媒体和百姓几乎每天都挂在嘴边。

在疫情初期,由于病毒来势汹汹,很多物资方面的准备工作还没来得及做足,一位重症监护室护士下班后在接受采访时疲惫地说,她们在重症患者的床边穿着一套防护服,一接班就是几个小时停不下来,根本没有时间上厕所,被迫穿着成人纸尿布进行不间断工作。镜头前,美丽的姑娘们,面孔上全是口罩和护目镜的压痕,面部的皮肤已经被汗水泡变了形……国之重担,压到她们的肩膀上,是一份嘱托,更是一种信任。我们医护人员不仅要给患者生的希望,更要给家属最真实的慰籍。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国家走出新冠疫情之后,开始着重发力建设国家重症医学体系,不仅从数量上大大增加了重症医生的培养数量,更逐步引导常年在监护室内埋头苦干的医生,从幕后走向台前,请重症医生讲述自己临床经历的点点滴滴。

医生不该只是医治病痛,更该告诉患者他们想知道的一切。重症监护室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分钟时光,都太需要被大众了解了,为医学和生命守护最后一道关卡的重症监护室必须让病患们知道,这里是多么的固若金汤,这里配备着医学科学全部的终极保障,《走进重症监护室》的这份态度,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揭秘”重症监护室的科普更需要创意

越是严肃的话题,它的表现形式越不该只有“严肃”,因为科普的目的,是传递知识,是吸收知识,是改变认识,是开拓认识。讲述医学科普有别于医学院的课堂授课和临床带教,必须以新颖的方式吸引大家的关注,更需要体裁上的创新,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1. 降低医学知识的接受难度


传统的医学知识科普主要通过专家讲座、传统媒体报道等方式传递,覆盖范围有限。《走进重症监护室》用实景还原,将监护室呈现给读者,而非传统平面媒体的说教模式,意在给予读者一种沉浸式的科普体验,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本书的科普创新模式还体现在将复杂的监护室设备,用分段图解的方式对接临床实际,力求展现操作和设备的功能性和实践意义,甚至为出院后的家庭护理设备对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指导意义,以最生动的画面向读者展示,更容易被公众接受和理解。

  1. 促进医学知识大更新


传统的医学知识科普模式更新速度较慢,无法及时跟上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进展。《走进重症监护室》这本书借鉴了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护理学院Davidson教授数十年的临床经验性总结,书中所有的实践成果都保证了专业领域的前沿性和准确性,书中展现的全部临床决策都是依据于世界权威文献指南。即使读者足不出户,只读这一本书,也可以掌握非常靠谱的监护室知识。本书的案例和观点择取行业内的可靠素材和专家共识,不仅在知识的展现手法上独树一帜,而且在内容上更是详实充分。老百姓和医学爱好者同样可以通过阅读本书,达到将自己的监护室知识更新迭代的目的。

另外,创新的医学知识科普模式通过建立科普与医学研究的双向互动机制,促进科普平台与医学研究机构合作,获取研究资源和数据,将有利于最新的研究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进而向受众传递。同时,科普平台也可以收集受众的反馈意见和需求,将其反馈给医学研究机构,以明确研究重点和方向,实现医学知识的持续更新和优化。


  1. 精准提供医学科普的个性化定制

区别于传统的原理式分析和策略式科普作品,本书另一创新的科普模式是通过个体化的病例遭遇来进行总结分析,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医学知识服务。几乎每一位曾经有过重症监护室经历的人,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似曾相识的经历。曾经的感性认识与本书当中理性认识的结合,能让每位读者都在《走进重症监护室》书中找到自己最想寻觅的健康答案,最终破除脑海里重症监护室曾有的神秘感。

重症监护室只有科学和关怀,没有神秘和冷漠


在《走进重症监护室》一书中,作者从重症监护室定义、功能、特点等最基础的知识出发,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将复杂的医学知识以简单、大白话式的语言呈现给读者,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重症监护室这个特殊领域。

该书凭借一个个真实案例,将医学术语、理论与真实临床实践联系起来,让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无论是医学专业人士还是普通读者,都能够轻松地领悟书中所传递的信息。这种身临其境的科普风格,使得读者不再觉得医学知识神秘莫测、高不可攀,而是能够促使读者主动去了解和学习医学知识,在阅读时,情不自禁的匹配书中的每一个临床状态,以达到熟悉和通晓。

《走进重症监护室》是一本触动人心的书籍,它通过细腻的叙述和生动的插图,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活灵活现的重症监护室的世界。从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重症监护室不仅仅是一个个冰冷的房间,更是一个有温度的医学殿堂,是救死扶伤的最前线。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医护人员不仅仅是冷静的技术人员,更是充满人情味的关怀者。虽然他们时刻面临着生死的考验,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患者的关心,他们始终用自己的温暖和关怀为患者带来一丝生命希望和心灵安慰。

无论你是医学从业者还是普通读者,这本书都能让你感受到医学精神中暖人心扉的人文光辉。该书让我们明白,重症监护室不仅仅是一处治疗身体的地方,更是一个见证奇迹和延续人性的场所。

从《走进重症监护室》窥探医学科普的发展趋势

作为小体量、冷门系医学科普作品,《走进重症监护室》有理由被读者和同行给予厚望,因为它选择的既是最精巧的一条科普之路,更是最易唤起百姓共鸣的医学话题。在健康中国的大发展背景下,这样的医学科普方式不仅将得到普通读者们的一致首肯,更是已经获得了医学圈业内的专业认可,全国急诊及重症界诸多大咖现身说法,为《走进重症监护室》摇旗呐喊,欢呼雀跃。

1. 主题多元化,注重对接患者需求


从以往的医学科普作品中,我们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主题,有大有小,百花争鸣。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大力支持及医学水平飞速发展,百姓的就医需求不断升级,主题也日渐多元化。比如,既有前沿医学主题,也有故事类及生活类的白话医学科普。

中国人口众多,病种繁杂,只有基于基本国情的原创医学科普作品才能更符合中国百姓对于健康生活的需求。《走进重症监护室》虽然讲述的是医院中死亡率最高的科室,但该书的创作团队立足于丰富的重症监护室临床经验,对书籍的选题和选材都力求贴合每一位普通老百姓的需求,堪称老少皆宜,让老百姓不再害怕重症监护室,让重症监护室不再是谈之色变的医学禁区。

  1. “单专科”医学科普作品的呼之欲出

总体看来,目前我国医学科普作品市场以知识涉及面广、知识体量大的模式为主,出版方出于对书籍成本的顾虑是可以被理解的,在图书市场“不打折难销动”的现状束缚下,出版方更愿意做覆盖读者体量最大化的商业作品,以避免在销售时过于被动,但这种倾向或许并不利于医学科普作品市场长远的良性发展。

如前所述,该书以重症监护室知识为主题,呈现单专科的精准切入模式,体量轻巧,知识点位集束性强。笔者认为,该书的问世是一种大胆且有益的尝试:科普作品的质量远比体量重要,高品质医学科普作品才能满足日益精准化的市场需求。选题切口小、体量小、专科化的科普作品,其市场前景也不容小觑。

3. 探索国际化合作模式


必须承认,与欧美及日本等专业科普历史悠久的国家相比,我国医学科普创作者、出版者的经验均相对欠缺,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引进版科普作品更能吸引读者眼球。随着国家不断对外开放,为提升品质,不少出版方和医学科普作者将目光投向国际,寻求中外合作,其合作形式通常表现为国外学者提出有较高证据等级的前沿医学理念,中国作者用本土化的语言和输出手段将专业知识最大程度的保留和加工,最终呈现出中西结合的成品形态。

总体而言,这类形式的合作使得医学科学知识更具有权威性和实用性,不仅有利于世界上的医学顶尖人才交流提升,更有助于国内百姓获取更加全面准确的医学健康常识。《走进重症监护室》正是这样中西交汇的科普作品。当然,中外合作不仅仅是一个环节或者一个知识点,应把视野和格局放开,交流与创新永远是科学发展的源动力。

写在最后

《走进重症监护室》是一部用心意与新意精心打磨的知识类原创医学科普作品,其文字通俗易懂、绘图简易灵动,是我国原创医学科普作品中的顶流。笔者认为,该书的成功可以激励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更加积极地投身科普作品创作,也能启发出版编辑行业积极挖掘医务工作者的科普创作潜力,其单专科的选题出版思路对出版从业者而言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和挑战。随着我国参与医学科普的医护越来越多,平时从事各不相同的研究领域,其中定会蕴藏着无数有价值的选题等待被挖掘,必将有望打造出更加新颖的科普作品,为中国人民的健康事业保驾护航。

评论
科普5cd13971955ba
大学士级
202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