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花西子里的纺织非遗——苗绣(上)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国内最早(1930年)的纺织领域全国性学术性科普性的社会组织
收藏

近期,化妆品牌花西子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其中对错暂且不论,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其设计包装中包含的纺织非遗艺术元素——苗绣。

苗绣是中国传统手工刺绣技艺之一,广泛流行于贵州、云南、广西等苗族地区。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据《后汉书》记载,在战国时期,苗族的民族服饰中就出现了刺绣。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其历史发展状况、宗教信仰、社会变迁、道德伦理都可以在刺绣上找到痕迹, 所以苗绣又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

苗绣绣法分类

苗绣不同于湘绣、蜀绣、苏绣,它以其浓厚的民族风格;以构图的美观和夸张;造型的独特和丰富的色彩而闻名于世。

苗族姑娘未出嫁前,都要亲手绣作一套嫁妆。从绣作到完成一般要三至五年,每一件绣品的完成,无不渗透姑娘的心血。心灵手巧的苗族姑娘也才能博得人们的赞许、爱慕和追求。

苗绣的绣法有很多种,我们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下~

1、平绣绣法

苗族平绣,分布地域在苗区腹心黔东南中部清水江中游上段的台江,施秉,剑河,镇远四县毗连地带。以台江县施洞镇为中心。主要运用在袖腰,围腰,肩花。

不锁边平绣分亮绣和暗绣。亮绣用于盛装,色彩亮丽,底面与绣线色别有较大的对比度,一般底面用红色,黄色、蓝色,配以蓝色,红色主调的纹样。暗绣绣线以深蓝或紫蓝为色,底面为黑色,对比很接近,主要用于常装。

2、挑花绣法

挑花技艺在贵州苗族刺绣技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据史书记载:苗族先祖九黎部落原居黄河流域,由于在与外族争战中多次败北,逐渐西迁,部分支系进入今贵州境内,其中一个自称为"谋"(他族称之为"花苗")的支系定居在格洛格桑(今贵阳)。这个苗族支系原先主要用蜡染来装扮自身,后发现挑花色彩更丰富,表现力也更强,便开始在蜡染图案底纹上进行挑花,挑花渐从蜡染脱胎,形成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语言。常见的挑花图案有猪蹄杈、牛蹄杈、牛头、羊头、狗头、冰雪花、刺藜花、浮萍、荷花、稻穗、荞子花、铜鼓、灯笼、银杈、铜钱、太阳、青蛙、水爬虫、螃蟹、燕子、楼阁、田园、桥梁、河流、苗王印等。

也叫数纱绣,是在布料上选择适当的位置从中间起针,纵横各三根或四根纱交叉挑成“X”形。在苗族中,当姑娘有了自己的意中人,就会自己绣“讨花带”送给情郎,意为定情信物。

3、堆绣绣法

堆花,流行于黔东南,其方法是用绫子剪作很多的三角形,再把每个三角的两角折成带尾的小三角。然后把它一个个辅于布上,后面的一个压住前面一个的大半,随压随缝,便成了所需的花鸟图案。

4、锁绣绣法

锁绣是古代汉族刺绣传统针法之一。由绣线环圈锁套而成,绣纹效果似一根锁链,故名。第一针在纹样的根端起针,落针于起针近旁,落针时将线兜成圈形。第二针在线圈中间起针,两针之间距离约半市分(1市分=1/300米,即1/6厘米),随即将第一个圈拉紧,以后类推。锁绣现适宜绣制枕套、围嘴和拖鞋等。

5、贴布绣绣法

贴布绣:将其它布料剪贴绣缝在衣服上的刺绣形式。苗族女子将缝衣服时布料的边角余料收集起来,再用它来进行刺绣,先剪成图案,然后用各种针法锁边,也可在图案贴片与绣片之间衬垫棉花等物,使图案隆起从而有立体感。

6、打籽绣绣法

苗族打籽绣分布于贵州黔东南地区。打籽绣绣法通常用一根白色梗线勾出刺绣所需外围轮廓图案,然后用锁厘针打出芝麻般小点布满图案内部,这种直径约2毫米的芝麻小点被称为“打籽”

7、破线绣绣法

是将一根丝线破成几根来进行刺绣,一般的破线绣需要将丝线破成6或8根,或者16根,用破线绣绣出的图案,极其细腻生动。苗族的人们在刺的背片上会传达美好的愿景。是将一根丝线破成几根来进行刺绣,一般的破线绣需要将丝线破成6或8根,或者16根,用破线绣绣出的图案,极其细腻生动。苗族的人们在刺的背片上会传达美好的愿景。

苗绣的绣法还有很多,今天先给大家讲到这里,我们下期继续~

内容来源: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注: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科普杂志等,仅用于科普学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疏意
学士级
学习了
2023-10-13
平襄初中卢力
少师级
学习
2023-10-04
刘海飞123
少师级
已阅读
2023-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