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随后成功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正值中秋国庆“双节”,这次发射的成功让人倍感振奋。
2022年实施15次发射,2023年截至目前已实施9次发射。近两年,长二丁火箭持续保持高密度发射态势,其中不少属于“一套图纸、批量任务”。这体现出了火箭设计、研制、生产效率的提高,也预示着在未来的高密度多样化发射任务中适应性进一步增强。
长二丁火箭总体副主任设计师李懿德说:“有的任务技术难度大,像短跑,需要冲刺;有的任务状态稳定,像长跑,更考验人的耐性和韧劲。对此,队员们保持‘空杯心态’和首飞意识,严慎细实做好每项工作。”
火箭技术状态不变,但每次任务的细节都不同,如何精益求精?火箭电气系统设计师李文飞介绍,团队积累每一次任务的火箭飞行数据,形成了包络数据库,用于后续任务数据比对等工作。随着火箭飞行次数增加,这个数据库越来越科学、完善,为后续任务成功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近期,长二丁火箭团队在酒泉和西昌连续执行任务。多地研制发射任务并行,需要科学配置队伍。为了提高效率,一支型号研制队伍最多可动态拆分成“3+1”——3组人员在3个发射场执行任务,1组人员在后方完成其他设计验收工作。
成熟度是一次又一次飞出来的。在李懿德看来,近年来的高密度任务推动长二丁火箭完成了从作品到产品、从科研到工业化的转变。未来,当火箭发射卫星像地铁、公交一样常见,意味着航天科技实现了大步发展。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