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科技期刊发表的科研成果如何通过科普传播走入生产生活,日益成为实现创新发展“两翼齐飞”的关键路径。
前不久,全国科技期刊专家学者、科学家代表、科普创作者在由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主办、河海大学期刊部承办的2023年科技期刊创新发展学术研讨——“科技期刊内容科普化传播路径探讨”沙龙上,深入探讨科技期刊科普化发展路径。
“四不”阻碍科普化脚步
“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科技期刊必须充分发挥好传播渠道的重要作用,也需履行好科普责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科协副主席、《中国药科大学学报》主编王广基表示,科技期刊助推科创与科普“两翼齐飞”重任在肩。
王广基坦言,结合期刊发展状况来看,一些科技期刊加强科普工作存在一定的现实困难,主要表现在不愿意做、不去做、不敢做和不会做。
“首先,办刊本身需要编辑人员全身心投入精力,再加之期刊评价功能的限制,编辑人员对从事科普工作力不从心;其次是某些科技期刊对科普工作存在误区,认为科技期刊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发表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培养科技人才,科普层次和含金量比较低。”他表示,此外还有某些科技期刊对科普工作缺乏正确认识,做科普工作顾虑重重;当然,科普文章有自身的科普逻辑和传播语言,科技期刊要想做科普也并非易事。
虽然面临一些困难,但增加科技期刊的科普功能是大势所趋,意义重大。河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郑金海认为,一方面,目前科技期刊所发表的很多成果太专,公众不容易理解认识,同时,也没有有效的成果转化,科技期刊增强科普功能能够让公众与最新的科技知识储备保持同步,让期刊内容的供应与需求达到平衡;另一方面,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科技期刊也要形成革新思维,调整期刊的栏目和结构,兼顾科学性及趣味性,以吸引更多的受众,从而更好地打造期刊品牌。
重构多方参与的办刊格局
搭建好科技期刊与科普工作的桥梁,既有机遇也面临挑战,更需要多方参与、多平台合作。
河海大学作为以水利特色工科为主、高水平特色研究型的大学,一直十分重视科技期刊建设和发展。1917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水利学术期刊《河海月刊》,随后创办了系列期刊:《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水利经济》《水资源保护》《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水科学与水工程(英文版)》。
“科技期刊内容科普化传播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郑金海表示,通过整合、二次转化期刊的科技信息资源,促使知识、数据、技术、经验、观点、文化等资源在科学共同体内部流动,再向全社会外溢,以提升整体的创新效率。
王广基也表示,通过构建政府、媒体、科技智库、社会团体、企业等多元参与的办刊格局,增强科技期刊科普功能的发挥。同时,借助互联网数字新技术,让虚拟场域空间成为科普的新阵地也是新机遇。
在做好期刊内容科普化的同时,科技期刊衍生品,如科普展览展示、学术交流沙龙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科普工作更立体、更丰满。此次学术沙龙采用“专题报告+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参观+圆桌论坛”相结合的形式,以求在真正有效推动科技期刊内容科普化传播工作。河海大学期刊部主任、大禹学院院长辛沛告诉记者。
让科研成果走进百姓生活
科技期刊开展科普工作,根本目的是最大化实现期刊价值,让公众接触到形式多样的科普内容,让科研成果走入老百姓实际生产和生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创新氛围。
想要保障科技期刊科普工作行稳致远,王广基提出,科技期刊发挥好科普功能需从四个方面入手:拓展科技内容、坚持内容为王、以新技术丰富渠道手段、立足行业区域形成广泛合作。他认为,做好这四项工作,才能让科技期刊在有限时间里,产生科普效益最大化。
当前,学科分类细化,跨学科特征明显。王广基认为,不同学科、不同行业科技期刊通过强化科普工作,可以方便非专业学科以外的科技工作者获取本学科或行业最新科技信息和成果,满足不同学科相互学习的需要。同时,通过强化科普工作,科技期刊能让公众更好地理解并使用科技创新领域最新成果,补齐学术文章晦涩难懂的“短板”,避免造成科技资源浪费,让学术论文功能最大化、让科技资源价值最大化。
本次沙龙活动中,中国科学院院士马余强围绕生命中的统计物理,以科学家身份讲述科学普及推动学科交叉的几点体会,他认为科普工作是科学家的责任,处理好科研、科普、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公众理解科学,帮助公众提高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作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发现者、生产者和实践者,要做“第一发球员”。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苏交科集团总工程师吴春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科普自己在公路交通领域的科研实践成果,作为江苏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代表的她表示,希望能与更多志同道合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一起积极投身科技期刊科普化工作。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还针对面向新时代的科普创作暨学术期刊科普实践、“学术+科普”融合发展等方面交流探讨,并一同参观了河海大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记者:夏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