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觉:“我们是不是见过?”“我好像经历过这事儿!”“我好像来过这里!”但却又回忆不起来这些经历的细节。嘿!别慌,这可不是你前世的记忆!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叫做“既视感”。
既视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生理现象,大约三分之二的人一生都曾经历过这种感觉,而且发生的频率还跟年龄有关。芝加哥大学美国民意调查中心(NORC 英文不配)曾在1984、1988、1989三年进行过一项超大范围的调查,发现15–25岁的年轻人更容易产生既视感,25岁之后既视感发生率会逐渐下降。
虽然既视感如此常见,但想要深入细致研究却十分困难,因为它来得快,去得也快,神出鬼没的,很难“捕捉”。人类研究既视感已有一两百年时间,却依然搞不清它为何会产生。
2004年,精神病学家阿伦·布朗出版了一本书《既视感经验》,汇总了过去150年间人们对既视感的解释,总共有三十多种,既包括了心灵感应、前世记忆这些“玄学”,也有许多科学家们提出的猜想。
“记忆错乱”是一个广为人知的猜想。根据这个理论,相似的环境,比如街道两旁的小店、声音这些,会唤起你过去记忆中的一小部分。这点儿不完整的记忆并不足以让你完整想起以前发生的事,这时大脑就会产生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也就是所谓的既视感。2019年的一项研究表明,这种感觉甚至有可能让你“预感”到未来将会发生什么。
但这可能并不是既视感产生的真正原因。
配图来自图虫网
2016 年,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研究员亚基拉·奥康纳和同事们做了一个实验。他先给参与实验的志愿者们念了一大堆跟睡觉(sleep)有关的单词,比如床(bed)、枕头(pillow)、劳累(tired)等,但唯独不说睡觉(sleep)。
之后,奥康纳会先询问志愿者们刚才是否听到一个以字母s开头的单词。志愿者们纷纷回答“没有”。紧接着,奥康纳会进行第二轮询问,让志愿者回忆是否有睡觉这个单词。由于此前志愿者们已经被问过一次类似的问题了,这会儿再听到,就可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既视感”。
与此同时,奥康纳用核磁共振仪扫描了志愿者的大脑,发现“海马体”等跟记忆相关的区域并没有被激活,反而是跟作出决策相关的额叶区活跃了起来。据此,奥康纳认为,既视感产生的原因是大脑在检查记忆是否发生错误,似曾相识德熟悉感其实是在避免出现错误记忆。
由于人类目前对大脑的了解还是太少,这些解释其实也都是科学家们对既视感产生原因的猜想。希望在未来,随着大脑影像技术的发展,人类能够彻底揭开大脑的运作原理,揭开“既视感”产生的谜团。
本文为科普中国·星空计划扶持作品
作者:胡桃夹子
审核:陶宁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