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世界精神卫生日】儿童青少年游戏障碍知多少

科普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
原创
中心宗旨为“提高医务人员科普能力,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素养”。
收藏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儿童青少年游戏障碍主要表现有哪些?与哪些因素相关呢?**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不断变化,叠加新冠疫情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凸显。青少年成为游戏障碍的高发人群,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状态及学业。

1、游戏障碍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答:游戏障碍主要临床表现包括:(1)对游戏行为的开始、频率、时长、结束、场合等失去控制;(2)游戏优先于其他生活兴趣和日常活动;(3)尽管已经因游戏产生了负面后果,但依然持续游戏甚至加大游戏强度。

2、儿童青少年游戏障碍的出现与哪些因素相关呢?

答:游戏障碍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即由不玩游戏开始,经过娱乐性偶尔游玩至高频度游玩阶段,最终发展成失控性行为。国内外研究显示,游戏障碍与心理、社会、生物学等多种因素相关。

(1)心理因素

游戏障碍者常具有高冲动性、高神经质、内向等性格特点。有些具有攻击性和暴力问题,还有的存在情绪调节不佳、孤独、低自尊、低自我效能感、低生活满意度、感知压力较大、有抑郁焦虑等问题。

(2)社会和家庭因素

在被欺凌者、欺凌者、有游戏成瘾朋友的人群中,游戏障碍发生率较高。社会支持和人际沟通不足,师生关系或同学关系不良,学校氛围较差等也与游戏障碍的发生相关。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和教养方式与儿童青少年游戏障碍的发病风险有关;家庭关系不和谐,单身或离异等与成人的游戏障碍发病风险有关;监护人不能陪伴或监护不力的儿童青少年可能有更高的发病风险。

(3)生物学因素

游戏障碍患者的脑影像表现类似于物质成瘾患者和赌博障碍患者,存在额叶多个区域、腹侧和背侧纹状体等脑区的结构和功能异常。相应的功能异常包括执行控制功能下降,对于损失的敏感性降低,对于游戏相关刺激的反应增强,在做出选择时具有更强的冲动性,奖赏相关的学习发生变化,认知灵活性降低等。

(4)游戏类型

游戏障碍患者更为偏爱的游戏形式是在线游戏,而不是离线游戏;更为偏爱的游戏类别是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第一人称射击、格斗和即时战略游戏。

儿童青少年游戏障碍怎么治疗,防复发呢?

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不断变化,叠加新冠疫情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凸显。青少年成为游戏障碍的高发人群,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状态及学业。儿童青少年游戏障碍怎么治疗,防复发呢?

1.儿童青少年游戏障碍怎么治疗?

答:游戏障碍通常采取综合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

(1)社会心理干预。认知行为治疗、动机激励访谈、家庭治疗等社会心理干预对减少游戏障碍者的失控性游戏行为及促进长期康复有效。

(2)药物治疗。目前没有针对游戏障碍具有临床适应症的药物,但游戏障碍患者可能存在精神、躯体等健康问题以及共病,需要药物对症治疗。

(3)物理治疗。可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等干预,以增强大脑控制功能或降低玩游戏的冲动,

2.游戏障碍的如何防复发?

答:(1)经过治疗、病情趋于稳定的患者,应继续接受巩固性的心理治疗,必要情况下按时按量服药,防止疾病复发。

(2)定期复诊以便得到及时有针对性的医疗指导和服务。

(3)家庭成员要支持和参与患者的康复活动,家庭成员为患者制定生活计划,努力解决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需要强调的是,游戏障碍是慢性复发性疾病,游戏障碍干预起始阶段、干预过程中及疾病康复期都需要对游戏障碍症状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游戏障碍与正常的游戏行为、赌博障碍、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如何区分?

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不断变化,叠加新冠疫情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凸显。青少年成为游戏障碍的高发人群,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状态及学业。

1.游戏障碍者可能伴有多种躯体或精神行为问题,对疑似患者要进行哪些评估呢?

答:对疑似游戏障碍者进行全面系统评估。评估内容包括:

(1)是否有游戏障碍及其严重程度;(2)是否有躯体健康问题或精神健康问题;(3)学业、职业、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生活质量等社会功能情况及相关背景信息;(4)游戏障碍合并其他精神行为障碍情况;(5)影响治疗及康复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如患者治疗依从性、自我效能感、家庭及社会支持情况、社会经济水平等);(6)对预后的判断等。

2.游戏障碍的核心特征即诊断标准是什么?

答:游戏障碍的核心特征即诊断标准是(1)行为表现:持续或反复的游戏行为模式,具体表现为失控性游戏行为(如无法控制游戏行为的发生、频率、持续时间、终止时间等),游戏行为成为生活优先事项,尽管游戏造成负面后果(如人际关系破裂、职业或学业受影响、健康损害等)仍然无法停止。(2)持续时间:游戏行为模式可以是持续性或发作性的,并持续12个月,但如果症状足够严重且满足其他诊断要点,持续时间可短于12个月。(3)严重程度:游戏行为模式导致明显的个人、家庭、人际关系、学业、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损伤。

3.游戏障碍与正常游戏行为如何区分?

答:诊断游戏障碍时需要考虑文化、亚文化、同伴群体等因素的影响。以下几种情况不应诊断为游戏障碍:

(1)是以促进社交、缓解无聊、调节情绪等为目的反复游戏行为,并且缺乏游戏障碍的其他必要特征。

(2)在特定的年龄或社会群体中(如青少年男性)或在特定情境中(如作为节假日娱乐活动),存在较长时间或较高频次的游戏行为。

(3)对于游戏产业相关个体而言,高强度的游戏行为可能是其职业内容的一部分。

4.游戏障碍与危害性游戏行为、赌博障碍、物质使用障碍、抑郁焦虑障碍等如何区分呢?

答:游戏障碍常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睡眠障碍、人格障碍、社交恐怖症等其他精神障碍共病。但与危害性游戏行为及下列精神障碍及还是有区别的。

(1)危害性游戏行为:指游戏行为带来健康损害风险,但尚未出现健康损害,是需要干预或观察的一种状态。

(2)赌博障碍:游戏障碍通常不涉及金钱赌博,但目前许多网络游戏也具有赌博形式(扑克、麻将等)或赌博成分(概率性的抽奖)。

(3)物质使用障碍:游戏行为常常与物质使用(特别酒精)共存,如果同时满足两种障碍的诊断标准,可以考虑共病诊断。

(4)其它精神障碍,如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人格障碍等,过度游戏行为可能出现在上述疾病发作时期,只有当过度游戏行为模式符合游戏障碍诊断要点,并且在不存在上述疾病精神症状的情况下,才考虑诊断游戏障碍;如果同时存在游戏障碍与其他精神障碍,应考虑游戏障碍共病其他精神障碍的诊断。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事关全民健康、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 让我们一起努力“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

作者简介:

王会秋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心理治疗师,系沈阳市安宁医院康复中心主任,沈阳市精神心理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沈阳市心理咨询热线负责人。

沈阳市高层次人才,从事精神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5年,擅长以大康复大健康理念,对各类精神心理障碍预防诊断治疗与康复,尤其擅长运用沙盘游戏疗法、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等心理治疗技术对家庭婚姻及青少年网瘾等心理问题的咨询与治疗。出版全国统编教材《内科学》、《心理与精神护理》《常见精神障碍预防与治疗》、《失智老年人医养照护实践》、《实用老年心理卫生》专著5部,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国家省市科研课题20余项,获省级一等奖8项,优秀科研成果推广奖5项,走进乡村社区、学校、部队、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国精协等社会团体在线上、线下、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多媒体等国家省市等权威媒体平台发表进行科普讲座、科普作品数百篇次,直接受益人数数千万。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编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心理康复科普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睡眠专业委员会精神心理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精神康复专委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会委员;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心理分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社会心理作业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精神卫生康复专委会科普工作组副组长;中国残疾人协会精神康复分会常委;辽宁省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委员;辽宁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心理咨询师行业协会青少年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首届副主任委员;辽宁省“两会”精神心理专委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精协社区服务促进委员会副秘书长;辽宁省精协家工委秘书长;沈阳市精协副主席等。

2022年被中国康复医学会评为优秀康复医师,同年荣获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普先进个人。中国药教学会建设先进个人,2023年荣获中华国际应用心理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2018-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