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官员先后创办20多个军工企业,其中最重要也最具代表性的2个大厂是1865年创建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1866年创建的福州船政福州船政由左宗棠奏请创办、船政大臣沈葆桢主持建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大规模的舰船制造工业基地。船政于1868年建成并开始生产,通过引进法国的技术和技术人员,初步掌握了仿造船体、动力机械和配套零部件的能力。例如,动力机械的制造由绘事院、木模ㄏ、打铁、铸铁、轮机厂、合拢厂、水缸厂等各车间分工合作完成。其中,合拢厂相当于总装车间(atelier de montage)181年6月底,船政参照从法国订购的产品,仿制出150马力蒸汽机及配套锅炉。
从1869年6月10日第一艘军舰“万年清”号下水,到1907年停产前,船政共制造各类舰船40艘,这些舰船主要装备清朝的北洋、南洋、广东等水师。其中,1888年建成的“龙威”(“平远”号)舰是船政建造的第一艘有钢甲防护的军舰,代表了其造船的最高水准。它在设计上主要仿造法国海军“悲河”(Acheron)级装甲岸防舰,舰长60.05m,排水量2150吨,配备2双轴推进立式三胀蒸汽机,总功率2400指示马力(ihp),航速10.5kn,以一门260mm口径克虏伯后膛炮为主炮,造舰所用的钢料、锅炉、火炮等均自欧洲采购。船政前学堂首届毕业生暨船政首批留欧学生在“龙威”建造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866年船政创设技术学校——求是堂艺局,即后人通常所称的船政学堂,开中国近代技术教育之先河,培养出中国近代第一批技术人才和水师军官。它分为前学堂和后学堂,培养海军军官、工程师和技术工人。船政还先后派遣四批学生赴欧洲留学、实习其中既有制造、驾驶、路桥、矿冶、兵器、电报等技术领域的学生,也有修习数学、物理、外语和国际法的人才。魏瀚等毕业生参与或主持了船政后期多艘军舰的设计建造。近代思想家严复、曾在船政修习的詹天佑担任过民国海军总长的萨镇冰和刘冠雄、矿冶专家池贞铨、法国文学的翻译者王寿昌等人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将船政的影响力带到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领域。
绘事院(école et bureau de dessin)既是船政生产的重要部门,也是船政技术教育的组成部分。在第一年的学习结束之后,前学堂的部分学员被分配到绘事院学习制图,称为“画童”。画童须学习法语、算术、几何以及画法几何等课程,并专攻150马力船用蒸汽机的测绘,每天还要有一定的时间到车间参与劳动,近距离接触蒸汽机及其相关机器设备。画童毕业后多数留在绘事院工作。1875年,第一届毕业生汪乔年、吴德章等人绘制了50马力蒸汽机及其驱动的军舰等图纸,并且据此监造成“艺新”号军舰,这证明绘事院培养的人员具备基本的测绘和设计能力。不过,直到19世纪90年代,船政仍然以模仿外国军舰设计和购置外国原材料等为条件进行生产,而代表船政最高造舰水平的“平远”舰在以外购军舰为主力的北洋水师中居于次要地位。
民国时期,船政先后改名为福州船政局、马尾造船所,以船舶修理为主,后来少量制造飞机。原有的前后学堂正式与船厂剥离,成为海军部直辖的海军学校,并恢复招生。抗战期间,马尾遭到日军轰炸并被占领船厂的厂房设施遭到洗劫,海军学校则迁往贵州桐梓。1958年,福建省马尾造船厂在船政原址成立,以民用船舶建造为主,船政原有的部分车间、厂房、船槽等仍继续使用。2016年,马尾造船整体搬迁至粗芦岛,旧址重新规划建设,成为“船政文化景区”的一部分。
现状船政的机器设备到1949年已所剩无几,厂房因经历战争和不同时期的改建而面目全非。目前有一号船坞和少数建筑保持原有结构,其中以轮机厂、合拢厂与绘事院最具代表性。它们是连体建筑,轮机厂分为对称的两部分,合拢厂位于中间,绘事院位于合厂二层。这一组建筑于1867年建造,轮机厂占地面积2400m2,合拢厂占地面积800m2。厂房采用法国同类建筑的设计方式,主要建筑材料选用产自厦门的优质红砖,地基用船政附近山上的石头,跨度达到20m的横梁是用购自新加坡的木材加工而成的,作为支撑的120根重2.5t的铁柱是船政自行铸造的。在1884年中法马江之战中,合拢厂及绘事院均遭到严重毁坏。1938年,轮机厂南半部被日军飞机炸毁。
除了轮机厂、合拢厂与绘事院等建筑,船政遗留的建筑还有1893年建成的一号船坞,1870年前后建造的铁水坪,1887年铺设的沪尾(淡水)-川石海底电缆遗址,1886年初建的马江昭忠祠,1885年修缮的英国教习寓所(原英国领事馆),1866年树立的“船政官界”石碑、船政大臣示禁碑,以及船政相关人员的故居、墓地、题刻等。其他可移动文物,多数收藏、陈列于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马尾造船和福建省博物院。其中包括清廷表彰洋员的金质、银质奖章,船政关防及前后学堂的印章,19世纪末学堂使用的几何教材,各种口径的克虏伯炮、阿姆斯特朗炮,法军用枪、鸟铳、清军用步枪刺刀和腰刀等枪械,船政1号军舰“万年清”的船员月薪清册,以及当时留下的各类照片。
技术史价值
福州船政旧址是19世纪中国工业化和技术近代化的重要历史遗存,具有重要的技术史价值。轮机厂、合拢厂和绘事院的建筑见证着中国近代早期船用蒸汽机的制造和第一在上海江南制造局原址已经没有此类建筑幸存的情况下,福州船政的厂房和绘事院建筑的历史价值显得更加重要。批技术人员的成长。这三种功能的建筑在1991年成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政府将“船政文化”作为马尾乃至福州的名片,初步规划成“船政文化景区”,主要包括“两园两馆一船坞”,即马限山公园、罗星塔公园、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中法马江海战纪念馆、一号船坞。2013年“马尾·中国船政文化城”被正式列入福建省文化产业十大重点项目2016年船政创办150周年之际,随着马尾造船厂的整体搬迁,船厂旧址改造成船政格致园,复原了船政衙门、前后学堂等建筑。
轮机厂、绘事院等建筑曾被用作马尾造船厂厂史陈列馆、马尾造船历史陈列馆。由于马尾造船ㄏ的搬迁,这些建筑现已停止对外开放,将统一进行规划改造。如果利用这些建筑建设一个工业博物馆,集中陈列船政遗物及有关造船和航海的机器设备等主题文物,同时利用现代技术展现不同历史时期的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船政遗址将更具技术、工业和文化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