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未成年人成长教育50问】之20问: 孩子犯了错怎么办?

柳州市科普作家协会
原创
组织科普创作和研究,开展与科普宣传有关的各项活动
收藏

【案例表象】

“浩浩家长你好!最近浩浩在校接连犯错,我给他做了许多工作,但都效果不佳,给我们的正常工作带来很大困扰。希望你们家长能够介入,我们一起努力,做好孩子的管理工作。”电话那头,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让浩浩家长喜忧参半,五味杂陈。

【原因分析】

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犯错是常有的事情。回顾未成年人犯错的主要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无心之错型。有相当多的未成年人在自己犯错后表示,自己根本不知道某件事那样做是不正确的,或者即使在之前偶尔听到某些人曾经提起过“那样做是犯错”但并没有太在意。在这种情况下的犯错,基本都属于无心之错的范畴。按照“不知者不怪”的原则,我们应该视错误危害程度的大小,在心理谅解的前提下适当地予以批评教育即可。

二是明知故犯型。还有少部分未成年人因为好奇心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对于家庭和学校规定的某些不允许的错误行为,并没有真正理解其危害性,反而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明知故犯”。究其原因,这样的孩子并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徒,只是调皮而已。或者说,他们的这些犯错的过程正是自身创造力的延伸,勇于探索的表现。

三是屡教难改型。也有极少部分未成年人,出了问题马上认错,态度诚恳,发誓绝不再犯。但是转头就抛却脑后依然故我。这样的孩子大多自我管控能力较差,犯错的几率大,反复犯同样错误的几率也比较大。这种现象的出现,大多源于成人平时疏于对其严格的管理,导致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经常钻空子,言语和行动两张皮,甚至出现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解决建议】

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错之后没有找到真正的背后原因,处理上不得其法使得效果背道而驰。在对待未成年人犯错时,我们首先要有能够处理好这件事情的绝对信心,其次也要讲求一定的方式方法。

一要区分类型区别对待。错误的类型不同处理方式上大有不同。比如对于“无心之错型”,我们只需要通过教育和沟通,让当事人明了这样做的后果就可以达到纠正的目的;对于“明知故犯型”我们可以先肯定他们的探索精神,但是也要讲求探索的方式方法;对于“屡教难改型”就需要多下功夫,既要家校联手,也要勤于管控,还要经常性地给予“偏爱”情感沟通。

二要坚决杜绝简单粗暴。对于未成年的管理教育目的,在于使他们能够在正确的轨道上高速奔驰。他们平时的犯错相当于是偏离了正确轨道,我们只需要采取恰当的方式,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对错,尽快回到正轨即可。在过程中,作为成年人,我们要坚决避免处理问题简单粗暴。这种看似“快刀斩乱麻”的做法实则后患无穷,甚至有时候还可能出现适得其反的现象。

三要始终牢记教育为先。行动以意识为前提,而意识经过思维活动产生的结果、念头和想法就是思想。因此,在相当程度上思想决定着行动,它是行动的总开关。只要思想通了,问题自然也就会迎刃而解。作为成人,我们在面对未成年人的错误行为时,首先应该想到从“总开关”去着手解决问题,在教育上下功夫,通过谈心沟通,让孩子认同你的思想、接受你的思想,继而按照你的思想去行动。那么,问题的发生不但没有产生危害,反而成为了成长进步的契机。

【经验总结】

1.遇事莫急。急躁不但于事无补,更多时候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2.找准根源。问题根源找准了,就如同找到了病根,对症下药即可达到药到病除的神奇效果。

3.分类解决。没有“万能钥匙”,只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是找对才能打得开锁。

4.学会做思想工作。家长有了做思想工作的能力,就等于掌握了绝大部分的主动权。

评论
飞马腾空
太师级
202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