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野钟黑叶猴

凉都科普员
原创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收藏

黑叶猴是灵长目猴科乌叶猴属哺乳动物,又称乌猿,乌叶猴,岩蛛猴,猿吊猴,黑蛛猴等。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物种。

野钟黑叶猴体长50—60厘米,尾长79—86厘米,体形纤瘦,四肢细长,头小尾巴长;体毛长而厚密,有光泽。头顶有一撮竖直立起的黑色冠毛,两颊从耳尖至嘴角处各有一道白毛,全身包括手脚的体毛均为黑色。初生幼猴的头顶,背部和尾部呈灰褐色,其它部位呈桔黄色,1个月后,全身开始逐渐转黑,半年后,基本接近成猴体色。

野钟黑叶猴栖息在海拔780-1680米的大峡谷之间。峡谷两边森林繁茂,灌木丛生,山势险峻,岩洞较多。野钟黑叶猴善于攀爬、跳跃,在人兽罕至,生有稀疏树木的悬崖峭壁则是他们活动觅食的主要场所。夜间则栖息于悬崖峭壁间的天然岩洞内。具有较强的抗寒性。

野钟黑叶猴喜爱群居,每群一般为3-10只,较大的群体约有20只左右。通常在树木的上层活动、采食,很少下地,有一定的活动规律和较为固定的住所,活动范围大约为3-5平方公里。阴、雨天活动范围更小。

野钟黑叶猴能在不同的情况下,发出不同的叫声。在发现天敌时,就发出急促而连续的“唔哇,唔哇”或“咔,咔”的叫声;雄兽之间争斗时,发出“喔,喔,喔哇”的间断叫声;悠闲觅食的时候,发出“嘎,嘎”愉快的叫声;游荡前进的时候,则发出“噢,噢”的低语声,仿佛在互相打召呼。在暴风雨来临的前夕,还能发出类似于长臂猿的呼啸声。

野钟黑叶猴取食的植物种类和部位,随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春季主要食植物的花、嫩芽、嫩叶,对栽培的桃、李、杏等果树的花表现了较强的嗜好。夏、秋季食物丰富,冬季则以树皮、细枝、叶为食。在森林植被明显减少的地区,黑叶猴也食农作物,如玉米等。据观察黑叶猴每日饮水量在200-220毫升。黑叶猴一般在中午和下午进洞前,下到河边喝水,轮流进行,很少群聚于水边。

野钟黑叶猴的发情交期多在秋冬季节,雌兽的生育期多在从12月至翌年3月的冬春季节,4-5岁性成熟,成年个体一年四季都有交配行为,受孕率较高是在夏秋季,孕期180天左右,多在春季产仔,其他季节也可见到幼仔。哺乳期约6个月。一般每胎产1仔,偶尔有2仔。寿命为1-12年。

1987年,在野钟大峡谷设立黑叶猴自然保护区,面积2674公顷。其中:核心区848.69公顷、缓冲区935.31公顷、实验区890公顷。从此,自然保护区就成了野钟黑叶猴的天堂。

评论
飞马腾空
太师级
2023-10-11
刘海飞123
少傅级
已阅读
2023-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