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乾隆皇帝的那些古琴往事(下)

Zhang Jin
原创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非遗工作委员会委员
收藏

乾隆皇帝的那些古琴往事(下)

吕埴 文化学者

身边的琴人

乾隆皇帝与父亲雍正一样,留下了数张写真度极高的抚琴图,如《弘历观荷抚琴图轴》《乾隆帝熏风琴韵图》等。不同的是,雍正皇帝精通音律琴艺,但乾隆皇帝却并不会操琴。乾隆皇帝自己对此也不讳言,称“失学未曾解操缦”。这些抚琴图应与雍正皇帝身着各种“奇装异服”的角色扮演一样,属于当时宫廷流行的行乐图,并非实景。因此,倘若细究乾隆皇帝对琴乐的欣赏能力,就不得不说到他身边的琴人。

据《活计档》记载,雍正及乾隆前期内务府重要人物海望能操琴。海望(?—1755年),乌雅氏,满洲正黄旗人,孝恭仁皇后(康熙妃嫔、雍正生母)族侄,《清史稿》载其:

“初为护军校,历官内大臣兼管内务府,军机大臣兼户部尚书。封拖沙喇哈番世职二。雍正中,先后勘视浙江海塘,请建石坝、石塘。雍、乾之交,为顾命大臣之一,协办总理事务。乾隆二十年(1755年)卒。谥勤恪。”

海望曾为雍正皇帝弹奏、品鉴过古琴,但在乾隆朝档案中却不见有其操琴的记录。从现存文献来看,造办处中还有“懂琴人”,臣工中也必有善于操琴者,但姓名却不可详考。

如今,我们能够找到的唯一一位明确见于史籍的为乾隆皇帝操缦的琴人,是一位名叫唐侃的副都统。此人为满洲镶白旗人,他塔喇氏,在《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附于其祖苏而都名字之后,但却缺少其他信息。

查阅《乾隆御制诗文全集》,提及唐侃的有数篇,如作于乾隆六年的《听唐侃弹琴》、乾隆八年(1743年)的《听唐侃弹琴》二首、乾隆十年的《听唐侃弹琴》、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善琴者唐侃村居西山下是日过其庐因题》和《香山听唐侃弹琴》、乾隆十四年(1749年)的《香山听唐侃弹琴》等。

至于唐侃的古琴师承、流派等信息,文献中亦难查到,但据乾隆十二年的《善琴者唐侃村居西山下是日过其庐因题》云:

“百战归来志未磨,却耽小隐意如何。

临泉兴寄猗兰操,筑室情同安乐窝。

幽赏漫随孤鹤去,剧谈常喜野人过。

一挥应令四山响,觌面真师黈益多。”

是年,乾隆皇帝亲临唐侃西山下的居所,诗注中介绍了唐侃的生平:

“唐侃,旗人也,随大将军费扬古出征昭木多,颇有军功。在军中犹以琴自随。雍正年间始赐副都统。予告家居。”

此诗中还提到唐侃所奏琴曲是《猗兰操》,想必唐侃一定善弹此曲。而作于同年“七月朔日”的《香山听唐侃弹琴》中,亦写道:

“为我作高山,噫吁嘻巍乎高哉嵚且崎。

为我作流水,徒观其状也则汤汤荡荡渺复瀰。

忽然触景貌秋鸿,遵渚遵陆羽可用为仪。”

诗中乾隆皇帝自注“是日弹此三曲”,可知这次唐侃在弹奏了《高山》《流水》后,还献上了《秋鸿》一曲。

《秋鸿》是古琴中的一首大曲,明代太监张进朝《玉梧琴谱》有言,“是曲者,琴操之大也,自《广陵散》而下,亦称此曲为大”。《秋鸿》一曲不但体量宏大,对琴人操缦技巧要求也极高,清代广陵名家徐祺《五知斋琴谱》称,“况曲中有八紧八慢之难,即聪明天纵者,亦不能轻遽得之”。

唐侃在康熙年间曾随大将军费扬古出征昭木多,雍正年间封副都统,乾隆时已是告老家居的老人,还能连续弹奏三首大曲,可以想见其琴艺之高。

从现有资料来看,《乾隆御制诗文全集》《八旗通志》等官方典籍中,此人名皆写作“唐侃”,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乾隆御题琴谱册》中“审定人”也署名是“唐侃”。但查阅《活计档》,奉旨为内务府认看古琴、定级之人,则多写为“唐铠”“唐凯”,录文如下:

“(乾隆十四年)五月十六日,司库白世秀、达子来说,太监胡世杰交漆琴一张,随囊。传旨:俟驾幸香山之时交唐铠认看。钦此。

于本月二十五日,司库白世秀、达子将漆琴一张据副都统唐铠认看得系头等的,持进交太监胡世杰呈进讫。

(乾隆十四年)二月二十八日,司库白世秀达子来说,太监明世杰交:铜琴一张、铁琴二张,传旨:着交唐凯认看。钦此。

于三月初三日,司库白世秀达子将唐凯认看得铁琴一张,声音清静;铜琴一张,抚手音空;铁琴一张,音声清亮,持进交太监胡世杰呈览。奉旨:将铁琴一张、铜琴一张着配琴穗,其商思铁琴着收贮。钦此。”

仔细分析,“唐侃”“唐铠”“唐凯”应为同一人,清宫档案书写者多为太监,记录中出现异体字极为常见。

又据北京故宫博物院王跃工先生著文,古琴大师管平湖先生生前常用的3张琴中,最后一张是名为“猿啸青萝”的变体霹雳式琴,是利用旧琴拼接加大改制而成,先生最后10年在演奏、录音时,基本都使用此琴完成。这张琴背面铭文中最下方有5厘米见方的满汉合璧印一方,汉文为“唐凯”,满文转写为“taka”。有趣的是,查阜西旧藏“一池波”上亦有此方印章。

[唐(传)]“一池波”琴 神农式 査阜西旧藏

另外,民国时期琴坛宗师杨宗稷得“松篁戛玉”一张,此琴现藏广东省文史馆,其题记云:

“余素好琴,见谱中载有唐李沂公勉制“百衲”“响泉”“韵罄”三琴自宝于家,余得“百衲”一张,音声圆润,极其灵活,但木质朽败几不能胜指,遂改斫式样,抚之有松篁戛玉之声,因篆四字于后,以传不朽。”

题记末尾署名“唐凯”。

如此看来,唐侃(或写作唐铠、唐凯)不光善于弹琴,也是一位水平高超的斫琴家。

余语

与父亲雍正不同,乾隆皇帝自身不通琴艺,却也极爱古琴带来的“相赏有松石间意”的雅致情趣。

[清]郎世宁《乾隆皇帝大阅图》 故宫博物院藏

从众多的古琴实物、诗文、绘画上,可以明确看出乾隆皇帝对古琴的推崇。然而,作为一代“文治武功”的帝王,乾隆皇帝更着重于古琴代表的正韵雅音,以及儒家传统赋予古琴在修身、治国上的种种象征意义。

评论
飞马腾空
太师级
2023-10-12
刘海飞123
少师级
已阅读
2023-10-11
科普618332224c6ab
秀才级
已阅读
202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