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在美国密歇根湖畔的芝加哥麦考密克会展中心发生了一幕惨剧。清晨,人们在会展中心的湖滨中心玻璃外墙下,发现一大片或死或伤的候鸟满满铺了一地。据附近的菲尔德博物馆工作人员清点,至少有961只秋季迁徙的候鸟死于非命。
菲尔德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正在清点麦考密克会展中心的鸟。摄影:LaurenNassef,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
据菲尔德博物馆的生态学家介绍,时逢鸟类的迁徙季节,从4日晚到5日凌晨,当地的候鸟迁徙跟踪系统估算有150万只鸟飞过此地。不巧的是,这时有个小型风暴也在过境,猜想鸟儿们为了躲避不利天气,就先备降一下。会展中心这座四层楼高的玻璃大楼平时会关灯,但在出事的这星期,因为内部举办的活动,夜里亮灯了。鸟儿们被灯光迷惑吸引,又未留意到玻璃,于是发生了这场令人痛心的惨剧。
据2014年的一项研究数据表明,在美国每年大约有3.65亿~9.88亿只鸟因撞击建筑玻璃而死。我们国内也常常可以看到“玻璃护栏下,撞死一地棕头鸦雀”之类的报道。
棕头鸦雀的悲剧。图片来源:微博@PHOENIXS_
为什么玻璃对鸟伤害这么大?怎样才能帮它们免于此祸?城市还要注意哪些地方,可以对其他动物友好一些?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鸟类为何频频“空难”?
“看得见”的隐形杀手。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对于透明的洁净玻璃,我们常常忽略它的存在,对于大面积的镜子,我们可能会把它反射出来的景观当成一个通道。许多鸟儿也是如此,即使在白天,当它们看到玻璃大厦映出的蓝天时,会以为是可以飞过去的另一片空间,错认之下,惨剧就发生了。还有些鸟则会被灯光影响,大楼亮着灯,就会让这些鸟中招,本文开头提到的悲剧就是这种情况。
可能有些朋友会问,生物不是会演化吗?不能做出正确判断的鸟难以留下后代,不就慢慢选择出能够识别大楼绕着飞的鸟了吗?
可惜,这是行不通的。一言以蔽之,就是人类发展太快,识别大楼玻璃这种行为又相当复杂,这个时间尺度下自然演化是跟不上的。毕竟在几千万乃至几亿年的生物演化过程中,哪种动物都没有见过人类这位“地球小弟”忽然造出的这些透明、反光,又硬又光滑的垂直大型结构。不信你可以翻翻搜搜,要自然界里出现类似玻璃外立面的摩天大楼这样的自然景观,早就全网刷屏了。
总之,面对满墙玻璃的摩天大楼,因为出现的时间太短,动物们都没有来得及演化出识别或应对手段,一个不小心就会duang!(连回声小能手蝙蝠也不例外,为什么?留给大家的思考题)。就连我们人类自己,即使不做手机低头族,都有一头撞到商店玻璃门或者镜子上的时候。
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够减少这种悲剧呢?
告诉鸟,“此路不通”
要想减少鸟撞悲剧,就要帮它们看到玻璃,或者避免把它们吸引到玻璃这儿来。
一些地方的玻璃护栏发生大批鸟撞事故之后,城市很快就采取行动,为玻璃护栏贴膜,或改用彩色或磨砂玻璃制作护栏,降低透明度,避免鸟类误判。实验表明,要想避免鸟撞,也不一定非要整面玻璃贴膜或磨砂,每隔五到十厘米,贴一枚直径一厘米的点,就足以让鸟类感觉“这儿貌似飞不过去”了。使用其他较为繁密的贴花图案,或者冰裂纹效果,都是生态友好并且审美在线的双赢方案。
由于这些贴膜或磨砂要放在玻璃冲外的一侧,所以有心的读者如果想改造一下自己周围的玻璃话,请千万注意安全,不要贸然进行户外高空操作。我们推荐打印一张较大尺寸的猛禽照片,脸朝外从屋里贴到自家窗户上,也能起到一定的劝退效果。
防鸟撞玻璃。图片来源:来源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有些建筑采用高科技,利用鸟类能看到紫外波长这一特性,使用可以反射紫外线的特制玻璃,也能起到较好效果。德国慕尼黑的海拉布伦动物园的实验表明,这种玻璃既不妨碍游客观赏动物,又能使鸟撞率降低三分之二,虽然没到百分之百,但已经相当不错了。也有建筑师运用曲线,使层与层之间巧妙错落,造成复杂曲折的光影,不给鸟类造成一整块天空的错觉。
对于故事开头的夜间迁徙的鸟类来说,最好的办法恐怕还是关灯。因为在漫长的生物演化史上,包括鸟类在内的许多动物都未曾见过除了星月之外的大片光源,城市灯光会迷乱它们的本能。在毗邻旅游区的海滩上,刚出壳的小海龟可能把灯光当成“海上明月共潮生”,爬错方向,误了终身大事。小型鸟类的夜视能力极差,在周边一片黑暗时会飞向明亮的地方,造成开头所说的惨案。在一些国家,每逢春季秋季的鸟类迁徙高峰,政府或民间机构都要呼吁大众尽可能关灯或者拉上窗帘,以减少鸟撞事件。
关爱动物邻居
我们还能做得更好
在城市里,我们还能怎样对野生动物更友好一些呢?这就需要城市设计者稍微花点心思了。我们当然要优先考虑人类的需要,但不妨给其他动物留点福利,毕竟它们的存在也让城市更加生机勃勃。比如前面说过的玻璃护栏,就可以想一想:它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在动物眼里它是怎样的?有没有办法兼顾一下双方利益?
河岸对比。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我们举一个很小的例子。来看看这幅河岸对比:左边是人类未碰过的,岸边有一些脚印,大脚印属于小白鹭,小脚印属于白鹡鸰,它们在水边活动,安全自在,想吃吃想喝喝,进可入水沐浴,退可展翅高飞。
而右边是用石头砌成的垂直河岸,小鸟甚至一些哺乳动物在这样的“湿地公园”生活,喝口水都要冒着失足溺死的风险,连小朋友掉下去都不容易爬出来。河岸在改造前,常见翠鸟沿着河道疾飞(翠鸟在土岸上挖洞掘巢),后来也见不着了。而这种改造,也许可以做得更好。
还记得网上那个疯狂试探的表情包吗?平缓的水边才有试探的空间。
随着城市化的进展,我们的城市跟各种生物的关系肯定会变得更多样,更复杂,学会更好地与它们相处,也能让我们人类自己变得更好。
作者丨曲炯 科普作者
审核丨黄乘明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