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之癌症防治行动”号召,由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主办、人民网·人民健康协办的“2020中国肺癌防治高峰论坛”于9月11日在北京召开。论坛旨在普及肺癌防治知识,提升肺癌早筛早诊早治意识,多方助力,不断提升中国肺癌患者整体5年生存率,助力“健康中国2030”目标实现。
过去,肺癌一度被视为是绝症的一种,肺癌患者生存期短、生存质量差是留给人的最大印象。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发展,治疗癌症的手段进步,早期肺癌患者提高了治愈可能性,中晚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有所升高,癌症已逐渐向慢性病发展。
精准治疗成为肺癌治疗新趋势
“目前,肺癌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广东省人民医院终身主任吴一龙表示,在上述治疗方式中,靶向治疗开创了肺癌精准治疗新纪元,免疫治疗的兴起也为肺癌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吴一龙解释称,靶向治疗得益于对基因组学认知的进步,这可以使基因突变型的肺癌患者,获得相应的靶向药物治疗,延长生存期限。对非基因突变型的肺癌患者,免疫治疗的出现令这类患者受益。
精准治疗手段的进步,带动了肺癌诊断治疗关口前移,给癌症患者带来更大生存获益。吴一龙介绍,精准治疗是目前肺癌诊疗的新趋势,能够有效提升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同时降低了不必要的医疗开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降低国家医保负担。
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出现革新了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理念,也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生的希望。为了提升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的目标。
肺癌作为一大恶性肿瘤,如何提高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吴一龙表示,早筛早诊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重点之一,多学科团队诊疗(MDT)模式是肿瘤治疗的未来趋势,同时还需要提高药物可及性。患者选择药物治疗时,应综合考虑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生存质量及医保或其他补偿机制,让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诊疗方案。
“根据患者个体情况,为患者量身制定诊疗方案,就意味着我们要以合适的代价、合适的价格、合适的方案让病人获益最大化。”吴一龙认为,疗效显著的创新药进入医保,能显著改善患者治疗药物选择,期望这类创新药物能够纳入医保,更好地造福肺癌患者。
创新药不断“进阶” 最新一代生存获益更好
“创新药物让病人获益超过以往其他药物,我们这个时代的治疗水平也是在有创新药物的情况下逐步提高。”吴一龙称,在有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的当下,如果患者无法使用这类药物,无疑患者的整个治疗水平和生存率同没有出现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时期是一样的。反之患者有机会用到这类药物,其生存期会显著提升,而且有医保、没有医保和部分医保情况下,癌症患者整体生存率也存在差异。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医师王燕解释称,创新药问世一定具备其自身优势,如今,随着研发手段的进步,创新药也处于更新换代中。在肺癌诊疗的发展过程中发现的靶点越多,创新药也越多。
面对创新药物不断“进阶”,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如何做选择时,王燕表示,创新靶向药越来越多,遵循循证医学,三代靶向药与一代靶向药相比,生存获益更好。多数情况下,循证医学证实了三代靶向药比一代靶向药疗效更好,这是有利的一个证据。
王燕在圆桌论坛中补充称总体而言,更好的创新药应从更早期开始用,而就患者个体而言,药物选择应全面考虑药物疗效、安全性、经济性等因素。要考虑到疾病全程管理,针对不同人群进行细分,考虑到各个方面,病人才能有更多获益。
吴一龙最后谈到精准治疗在中国的发展时称得益于中国肺癌患者数量中国在精准治疗、靶点治疗,特别在开拓各种应用上,走在世界前列。随着越来越多的靶点被发现,更多的靶向药物得以出现,提升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实现患者长生存,实现肺癌慢病化管理,正在逐步成为现实,肺癌精准诊疗任重道远,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