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浪潮与工业融合过程中,离不开以联盟/协会为代表的行业和社会组织,比如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IIC)、德国“工业4.0平台”、日本工业价值链促进会(IVI)等,作为国内拥有最多数量会员、最具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行业组织,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已“6 周岁”了,您如何看待联盟在生态中的角色和责任?
余晓晖: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理事长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于 2016 年2月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联合制造业、信息通信业、互联网等领域的143家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高校及科研院共同发起成立。6 年来,联盟以开放、共享、创新、共赢为宗旨,不断发展壮大,目前联盟成员数量已超过 2000 家,与成立之初相比已扩大了 15 倍。联盟已发展成为工业互联网领域全球最大的产业创新生态载体和产学研用资源汇聚平台,在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联盟是工业与信息通信业深度融合的助推器。联盟设立 15个工作组、15个特设组、16个垂直行业领域,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组全会,围绕工业互联网顶层设计、技术标准、应用实践、国际合作、人才培养及行业数字化转型等全方面开展工作。全体成员单位在联盟内持续开展思想碰撞、交流研讨,推进合作研究和成果共享。
第二,联盟是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领航员。联盟率先提出我国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探索建设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等基础设施,通过开展关键技术研究、梳理行业应用场景和典型案例等方式,凝聚各界对工业互联网的共识。联盟发布的《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1.0 版本和 2.0 版本)、《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及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网络架构、安全框架等白皮书,引领工业互联网发展方向。《工业互联网网络架构与技术要求》国际标准已在 ITU 完成。
第三,联盟是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的孵化器。联盟通过建设 69 个测试床、遴选 200 余个应用案例和解决方案,形成工业互联网产业链目录,并在每年举办的工业互联网大会等活动中进行宣传推广,完成技术在产业应用中由0到1的试验验证,及1到多的复制推广。上海、广东、重庆、江苏、贵州、湖北等地设立了分联盟,有力支撑和推进了当地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联盟组织举办的工业大数据竞赛、工业 App 大赛、边缘计算等大赛,以及联盟实验室、实训基地、“智能+”学院等建设工作,推动了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实践和人才培养。
第四,联盟是工业互联网领域国际合作的重要窗口。联盟先后与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IIC)、MulteFire 联盟、欧盟物联网创新联盟(AIOTI)、德国 5G 产业自动化联盟(5G-ACIA)、日本工业价值链促进会(IVI)和 Edgecross 协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推进体系架构、数据空间、安全和应用、测试床等方面的交流研讨和联合建设。中德工业互联网专家组等发布的《工业 4.0X 工业互联网:实践与启示》(中英文),引起国际广泛关注。
-----摘自《价值重构:读懂工业互联网发展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