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在宁乡市资福镇,由湖南农业大学唐启源教授领衔的专家组,对种粮大户赵红兵的再生稻头季进行了现场考察和测产。经实收实测,该种粮大户种植的再生稻头季亩均产量达732.36公斤,为实现“双季吨粮”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根据所种品种的不同,收割时间也会有所不同,长沙地区再生稻头季收割时间从7月下旬开始,延续至8月中下旬。”长沙市再生稻生产专家指导组成员王少希介绍,种好头季稻是再生稻获得高产的前提,适时早播、早栽头季稻可以延长头季稻和再生稻的营养生长期,还能使再生稻抽穗灌浆期免受低温冷害的影响,进而大幅提高再生稻产量。
“我种的再生稻头季平均亩产预计700公斤,8月10日左右可以收完。”浏阳市北盛镇乌龙新村的种粮大户曹磊告诉记者,他流转了近千亩田,今年拿出540亩种了再生稻。因种植的品种头季收得比较迟,为保证下一季产量,曹磊会在头季收割前用植保无人机每亩撒施复合肥20公斤,虽然这一环节增加了用肥成本,但下一季的基肥就不必再施了。“再生稻省种、省药、省肥、省人工,两季亩产过吨是很有可能的,且去年米厂给头季稻谷的收购价达到了每50公斤132元。”曹磊介绍道。
王少希表示,现在再生稻的种植技术已比较成熟,“适留桩”是关系再生稻能否培植成功的一项关键措施。根据长沙实际,留桩原则是“早收低割,迟收高割”。头季收割在8月5日前,留桩高度可降低至20厘米左右;头季在正常时间成熟(8月10~15日),留桩高度30~35厘米;头季超过8月20日以后收获,留桩高度提高至40厘米以上。但低位再生品种(粳稻、籼粳杂交稻)留桩高度不宜太高(以20~30厘米为宜)。
此外,再生稻第二茬要获得高产,施好“三次肥”是“成功密码”。第一次肥为腋芽肥,一季成熟之前的7~10天,施好一次腋芽肥,视成色和腋芽萌发情况,每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第二次为催苗肥,头季收割之后,立即灌溉水,施一次催苗肥,让腋芽吃饱喝足,每亩再施尿素10公斤左右,腋芽肥+催苗肥不少于20公斤;第三次为叶面肥,一般在再生稻抽穗前施用,可另加芸苔素之类,增强抗高温、抗寒露风能力,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长沙成立了再生稻生产工作协调推进小组、再生稻生产专家指导组,分别负责全市工作协调推进与生产技术指导。
2022年,长沙市专门印发《长沙市再生稻生产工作方案》,确定到2030年,长沙市再生稻播种面积22万亩,再生季平均亩产达到310公斤,示范区域实现“双季吨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