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两名“驴友”攀岩坠崖!高风险户外运动谨记6大原则

重庆科技报
科技改变生活,创新引领未来。
收藏

受访专家: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教授 苏 浩

10月22日,大连大黑山景区发布情况通报称,有两队“驴友”无视安全警示标识和工作人员劝阻,执意进入大黑山进行攀岩活动,两人在攀岩过程中意外从崖壁上失足坠落,一名60岁左右女性摔至重伤;一名60岁左右男性从崖壁上失足坠落,已无生命体征。无独有偶,2019年4月14日,在青岛市浮山东峰,一名中年男子在山顶失去意识。遗憾的是,虽然经过救援人员全力抢救,男子最终不幸身亡。

目前,户外运动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大自然参与其中,他们被亲切地称为“驴友”。这个词多指背着背包,带着帐篷、睡袋,攀岩、野营、徒步、骑行的户外爱好者。“但户外有风险,进入要谨慎!”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教授苏浩接受“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表示,户外运动从狭义上说,特指攀岩、登山、越野、徒步等运动项目,而很多驴友喜欢在不熟悉的地点或人迹罕至的区域进行活动或探险,导致各种迷路、失联或遇难的情况。一部分驴友通过消防、民警和救援队的搜救安全脱险,但也有很多驴友失去生命,无法回来了。苏浩表示,这些教训惨痛!为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广大驴友心中一定要有安全意识,珍爱生命。

合理规划,了解道路交通。出行前规划好路线,充分了解道路交通。比如进入山区时,应注意前方是否有落石、泥石流等突发状况。

配好装备,带上急救包。穿合适的鞋子和服装,以提高安全性和舒适度。比如鞋子的防滑性、耐磨性和支撑性要好,服装透气好并避免过于紧身或过于宽松。如果打算长时间在户外活动,需带一些充饥食物。此外,记得带上急救包,关键时候或许能保命。

有风险意识,运用“STOP”法则。很多驴友没有风险意识,在没有运动经验和安全意识下贸然进入各种险峻或人迹罕至的区域,增加发生迷路、失联、死亡的几率。除了要沿着熟悉的路径行进,还要带上指南针,以备不时之需。如果迷了路,可以运用“STOP”法则:

S(Stay,待在原地):保证冷静的首要步骤。

T(Think,思考):自问一些关键问题,分析目前所处的状况,比如刚才经过了哪些地点等。

O(Observe,观察):仔细观察四周,尽量找一些地标物,如溪流、岩石、洞穴、公路等。

P(Plan,计划):综合分析各种因素,计划下一步行动,比如提早寻找露营地点,选在干燥、平坦、视野辽阔、上下都有通路、能避风排水的地方,并在天黑前找到生火要用的木材。

观察环境,关注天气变化。天气变化是最容易导致意外发生的原因之一。出行前,一定要密切关注目的地的天气情况。比如,夏季要谨防台风、雷电、泥石流等,冬天要避免大风、沙尘暴、大雪等;雷雨天气一定不要前往峡谷、山岳、涉水地区,以防被突发洪水冲刷。同时,要警惕发生中暑、蚊虫叮咬、失温等情况。

量力而行,不要逞强冒险。充分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每次活动出行前都认真问问自己,是否真的为安全做足了准备。尤其是中老年人,由于各项运动能力都呈下降趋势,肢体没有年轻时灵活,更不要逞强。中老年人以散步式的爬山和徒步、在平坦道路上骑自行车等缓和的户外活动为主。“最害怕有些中老年人觉得自己有运动能力,就参加攀岩等高风险户外活动。”苏浩表示,到了一定年纪,图个安稳和健康,不要过于满足“冒险精神”,尤其是有高血压、心脏疾患者,更不能进行极限户外运动。年轻人要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有些地点不是谁都能挑战的,对自己没有把握的“野路子”说“不”!当遇到危险信号时或身体感到不适时,应立即停止活动,返回安全地带,千万不要与大自然“对着干”,你始终不是它的对手。

避免受伤,加强针对性训练。野外路况复杂,崴脚、骨折等是户外活动的常见损伤,建议活动前热身、平时加强针对性训练,充分做好运动前的身体适应性。如遇崴脚,应立即停止活动,采取坐位把足部垫高,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有条件的话,还可进行冷敷,以控制伤势发展。每次冷敷10~20分钟,每6小时冷敷一次,24小时后方可热敷。

苏浩最后强调,户外活动安全第一,不要擅自到未开放的旅游山区和危险山区,避免在无人管理的山地游玩。(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李丹妮)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坦 荡 荡
少师级
户外有风险,户外运动要量力而行,做足功课,结伴而行,确保安全。
2023-10-27
科普惠民
太傅级
在野外条件下应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注意休息与疾病预防。出现身体不适应马上休息,并与医护人员联系,病情严重时应马上送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2023-10-27
袁秀霞
太傅级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可风景再好、体验再独特,都不值得“拿命去换”。“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避险本是人的基本要求,归根结底,还是因一时游玩兴起、头脑发热,便忽视了安全底线。
202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