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伊比利亚猞猁种群数量剧降、甚至濒危 | 投粘液瘤病毒杀兔子引发的连锁反应

中国绿发会
长期致力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
收藏

伊比利亚猞猁(Lynx pardinus)是西班牙南部伊比利亚半岛的原生物种,属于猞猁属中唯一生活在欧洲的物种。它是一种中等大小的猫科动物,通常身长在70至110厘米之间,体重约为12至27公斤。伊比利亚猞猁以其耳朵上的黑色簇毛和短尾巴为特征,通常以兔子为主要食物。

上图:伊比利亚猞猁(Lynx pardinus)。来源:sandiegozoo

然而,伊比利亚猞猁的状况却非常堪忧。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的评估,伊比利亚猞猁被列为濒危物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它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其种群数量的减少,主要归因于其主要食物来源——兔子数量的减少。

20世纪50年代,欧洲有人在自家花园里面释放了一种粘液瘤病毒(myxomatosis),旨在控制兔子的数量。粘液瘤病是高度接触传染的并有极高死亡率的疾病。对于欧洲野兔(Oryctolagus cuniculus)来说,这种病毒的致死率在当时,几乎接近100%。

然而,这一措施产生了出乎意料的后果。粘液瘤病毒确确实实是有效的导致了兔子数量急剧下降,几乎使得当地兔子灭绝。但是,意外的是,由于伊比利亚猞猁主要以兔子为食,其主要食物来源的减少,直接影响到了猞猁的生存和繁衍。

受到严重影响的典型物种,还有西班牙帝国鹰(Aquila adalberti),活生生的“饿到濒临灭绝”。

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不仅仅关乎伊比利亚猞猁自身,而是对整个生态系统都造成了影响。这也说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相互依存,一个物种的数量减少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和平衡。伊比利亚猞猁的数量急剧下降,是当初病毒投放者可能没有预料到的,虽然有效的灭杀了兔子,却意想不到的也导致了另外一个物种走向极度濒危。这个案例,也间接地证明了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复杂性。

这个案例也侧面表明,无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还是外来入侵物种的治理,都要有系统性的宏观视角,对生态安全进行充分的论证。

编译:于毅桦

审核:绿茵

编辑:Tommy

评论
彩螺广场
庶吉士级
伊比利亚猞猁(Lynx pardinus)是西班牙南部伊比利亚半岛的原生物种,属于猞猁属中唯一生活在欧洲的物种。它是一种中等大小的猫科动物,通常身长在70至110厘米之间,体重约为12至27公斤。伊比利亚猞猁以其耳朵上的黑色簇毛和短尾巴为特征,通常以兔子为主要食物。
2023-11-02
科普62329c53
学士级
投粘液瘤病毒杀兔子,断了猞猁口粮。
2023-10-30
好好真好^ω^
少傅级
控制兔子的数量不至于要把当地的兔子几乎灭绝吧?到时候存活下来的兔子生命力顽强并且生育率高,产生了对病毒的抗体,数量又增长起来了,其他以兔子为食的动物等不到这一天就濒危了,得不偿失啊!
2023-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