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我国多地处于肺炎支原体感染高发时段,各大医院呼吸道感染患者数量持续攀升,尤以青少年儿童居多,阿奇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需求增加。其中,“支原体肺炎”成为家长圈中的高频词。
显微镜下的肺炎支原体。图源:Wikipedia
支原体是一种原核生物,虽然与细菌相似,但它并不属于细菌类别。这个微生物的名字并不常见,距离人类首次发现支原体也仅有一百二十年。
牛胸膜肺炎
18 世纪早期,通过改进土地利用、畜牧品种、管理实践以及市场介入,欧洲的畜牧业经历了显著的增长和变革,为欧洲的食品供应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尤其是牛、羊和马的放牧使得曾经以种植作业为主的农业更加多元化。
但就在这一时期,德国和瑞士的牛群开始出现发热、咳嗽、产奶量减少等症状。这种被称为“牛胸膜肺炎”,或者是“烂肺病”的疾病很快传播开来,给欧洲的畜牧业、经济带来很大的影响。感染疫病的牛通常表现出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尸体解剖提示病体呈现大理石样肺和浆液纤维素性胸膜肺炎。
由于这类疾病症状与肺炎非常类似,被认为有相同的病原体。但奇怪的是,时人并没有观察到造成牛胸膜肺炎的病原体,也没能成功分离、培养。
直到 1898 年,法国微生物学家E. Nocard和E. R. Roux在研究牛肺疫时,从牛肺组织中首次分离出了一种特殊的微生物。这种微生物缺乏细胞壁,与普通细菌有着明显的不同。
Nocard 还发现,这种微生物能够在无生命(不含细胞)的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和繁殖,而且其直径相对较小,介于 50~300纳米之间。这些发现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兴趣。
他们给这些新发现的微生物命名为 “胸膜肺炎样生物” (PPLO)。两位微生物学家还观察到:当这些生物在培养基上生长时,它们表现出不同的形态。
然而,在发现之初这类生物的名称一直没能得到确定。直到1910年, Borrel 等将其命名为放线样星球菌(Asterococcus mycoides)。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这种生物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更加确信这种微生物不是普通细菌,需要对它重新进行分类和命名。
1929年,Nowak 认为这些微生物与真菌有类似的属性,于是使用了 mycoplasma(myc源于希腊语 mykes,意为真菌或霉菌)这一名字。虽然后来证实它是一种原核生物,与真菌相差极大,但这一名字仍然得以保留;并在20世纪60年代学界达成共识,统一采用这一名称,取代了早先的 PPLO,中文将其翻译为支原体。
支原体
1957年,在《贝氏细菌学鉴定手册》(第7版)中,微生物学家们将这类生物归入了新的支原体目(Mycoplasmatales)。1967年,Edward 等人提出,这些生物应该被归入一个新的类别——柔膜菌纲(拉丁文mollicutes,mollis 表示柔软、易弯曲,cutis 表示皮肤,因为这些生物缺乏明确的细胞壁)。
目前已发现有 200 多种类似支原体的微生物与污水、植物、动物、昆虫、腐殖质、温泉以及其他高温环境有关。
在人身上,至少发现了 11 种血清学和生物学上不同的支原体。例如:口腔支原体和唾液支原体几乎在每个健康的成年人身上都能找到;人支原体在性活跃的成年人中占有很大比例;口腔、咽、扁桃体、泌尿生殖道炎症以及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等疾病都可能是由支原体引起的。
现已发现支原体具有如下特性:
图源:地球知识局
本次传播较广的病原体就是由支原体属的肺炎支原体(M.Pneumonia)造成,该病在一年四季均可能发生,但以秋冬季多见。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疾病潜伏期在 1~3 周,起病后最常见的症状是气管支气管炎,伴有干咳或咳黏痰等。许多患者还会出现包括头痛、喉咙痛、流感症状和中耳炎等非特异性症状;还有少数患者会出现肺炎或者肺外并发症。
上述表现与多种细菌或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相似,目前没有任何特定症状可以用于区分感染何种微生物,要确诊支原体感染需要专门的实验室检查(例如 PCR 等)。
图源:地球知识局
与其他细菌所不同的是,由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因此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对于支原体无效(例如大众所熟悉的青霉素和头孢等)。
目前临床治疗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是大环内酯类抗菌药,主要包括红霉素、阿奇霉素等。但随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滥用,近年来出现越来越多的耐药支原体肺炎病例,为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
又到了支原体肺炎的“大年”
支原体可造成地方性流行或者大流行(短时间内越过省界国界甚至洲界形成世界性流行):在地方性流行期间,支原体肺炎可能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 4%~8%。然而,在大流行期间,这一比例可以高达 20%~40%,甚至在封闭群体中可以达到70%。
据估计,美国每年有大约 200 万例支原体肺炎病例,导致美国成年人中约 10 万人住院。但由于支原体感染和普通细菌感染的症状较相似,许多支原体感染者没能得到检测,其实际病例数可能更高。
此外,在不同年份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例数量有较大区别,一般每 5 年左右出现一次感染高峰,大家很形象地称之为“大小年”。
在我国,在2007年、2011 年、2014 年和2017年,北京肺炎支原体感染均达到了高峰,也就是所谓的“大年”。在高峰年份中,支原体肺炎病例数量可能超过常年的两倍甚至更多。
自今年7月以来,我国多地陆续出现青少年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据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统计,6月份感染率为19.86%,8月份则上升到了27.16%,感染病例以学龄儿童占多数。
青少年儿童群体易感。图源:地球知识局
鉴于今年又是一次支原体肺炎的“大年”,若出现高热伴随严重咳嗽症状,应迅速寻求医疗帮助,迅速明确病因,接受规范治疗。切忌自行盲目用药,不当的混合用药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特别是随着抗生素的滥用,临床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macrolide-resistant mycoplasma pneumoniae,MRMP)肺炎病例。在美国及欧洲,调查显示 MRMP 的比例已达到10%;而东亚三国(中日韩)MRMP 的占比均已超过一半。
甚至201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14岁以下儿童的 MRMP 检出率为98.1%,而青少年和成人的MRMP 检出率为83%,这导致抗菌药物在相当一部分患者中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最好的办法还是尽量避免感染支原体,但目前尚无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面世,因而日常生活中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
此外,还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图源:地球知识局
尽管大多数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症状相对较轻,但毕竟以往明确记录了支原体造成的严重肺炎病例,以及少数涉及多个器官并发症的患者,该疾病不容轻视。
在未来,类似的传染性疾病还可能不断来袭。投入更多用于医疗研究和基础设施的同时,还应加强公共卫生教育科普,提高公众意识、减少恐慌。
参考文献
[1] 支原体感染高发季迎来流感季抬头,小心叠加感染.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2023-10-17发布.
[2] Waites KB, Xiao L, Liu Y, Balish MF, Atkinson TP. Mycoplasma pneumoniae from the Respiratory Tract and Beyond. Clin Microbiol Rev. 2017;30(3):747-809.
[3]Preksha Bhan. Learn about Mycoplasma (With Diagram). https://www.biologydiscussion.com/cell/mycoplasma/learn-about-mycoplasma-with-diagram/36777.
[4] 很多孩子中招!肺炎支原体,究竟是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2023-10-23发布.
[5] 赵顺英,钱素云,陈志敏等.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J].传染病信息,2023,36(04):291-297.
策划制作
来源丨地球知识局(ID:diqiuzhishiju)
作者丨子昱
责编丨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