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中,鲟鱼是一种高档的食材。但你是否知道,曾经的中国鲟鱼养殖业主要依赖进口和野生捕捞吗?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鲟鱼养殖业又是如何实现从进口到国产的转变?一文读懂。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中国的鲟鱼养殖业刚刚起步,苗种主要依赖从欧洲进口的西伯利亚鲟、俄罗斯鲟,以及从黑龙江流域捕捞的野生亲鱼,进行人工繁殖的施氏鲟和达氏鳇。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95年左右,大连瓦房店开始与俄罗斯合作,引进俄罗斯鲟,揭开了人工养殖鲟鱼的序幕。
1996年,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下属的北京瑞德尔鲟鱼开发中心,引进了一套全自动工厂化养殖设备,开始了鲟鱼的工厂化养殖。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大大提高了鲟鱼的养殖效率,也引领了全国范围内鲟鱼养殖的热潮。
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的鲟鱼养殖业得到快速发展。到2022年,中国的鲟鱼养殖产量达到12万吨以上,远远超过了以往依赖捕捞野生动物的产量。至此,老百姓的餐桌上又多了一道美味的佳肴。
中国的鲟鱼养殖业不仅在产量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对全世界的鲟鱼养殖业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的鲟鱼养殖产量主要由捕捞野生鲟鱼提供,到了90年代之后,这一状况得到了改变。2000年,养殖产量和野生捕捞的鱼产量达到了交叉点,此后,养殖产量开始超过捕捞产量,这一转变对保护野生鲟鱼资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如今,中国的鲟鱼养殖业已经实现了从依赖进口和捕捞野生鲟鱼到全面实现国产化养殖的转变。也意味着中国的鲟鱼产业正在逐步实现自给自足,为全球鲟鱼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出品: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科学顾问:胡红霞 研究员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
统筹:廖丹凤 郑锋茂 王长海 张瑞杰
策划:武玥彤
编辑:侯思雨(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