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饭后餐”为何难以抵挡

科普时报
科技日报社旗下国家级科普全媒体平台。
收藏

你刚刚饱餐一顿,坐在沙发上刷着手机享受快乐的“冲浪时光”。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刷到的是一个又一个的美食视频。虽然你刚刚吃过晚饭并不饿,不经意间已经完成切换到外卖APP、选餐、下单等一系列操作,等待着“饭后餐”的到来。

2015年的一项研究表明,高度加工过的食品特别容易成瘾,它们与滥用药物具有许多相同的特征,正因为如此,巧克力、冰淇淋、薯片、曲奇饼干等食物总是被“吃货们”惦记。

为什么明明没有饥饿感的情况下,却仍然会对食物产生向往并感觉到饥饿呢?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生理上的饥饿感实则是由复杂的生理信号管控的,这些信号可以刺激我们的食欲,在我们吃饱之后抑制的仅仅是欲望。

我们对食物的渴望与大脑内的一种奖励体系有关,这种体系会驱使我们吃下高热量的食物,它能轻而易举地压倒已经存在的饱腹信号,严重削弱我们抵抗食物诱惑的能力。

这种与食物有关的奖励体系与内源性阿片样系统和内源性大麻素系统都有关,这两个系统都在“喜欢”和“想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伏隔核是大脑中控制积极性和奖励的区域,它含有重叠的阿片和大麻素受体位点。当这些位点受到刺激时,就会对食物渴求感和享受感产生强烈的影响。

奖励体系的活跃度存在着个体间差异。对有的人来说,这种体系的活跃程度比他人更胜,他们非常难以抵挡食物的吸引力。2007年,实验心理学家就对喜欢和不喜欢巧克力的人进行了一项大脑成像研究,他们发现喜欢巧克力的人在看到、尝到巧克力时,大脑奖励区域的活动会比不喜欢巧克力的人更活跃。至于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差异,科学家并不完全了解,但他们相信这是由基因和学习因素共同导致的。

研究人员还发现这种奖励体系能在一些特定场景和某种高热量食物之间建立关联,而且这种关联很容易被建立,比如,当你走进电影院就会想吃爆米花。

其实,这种奖励系统在寻找食物来源、鼓励摄入食物方面有着很高的效率,正因为如此,它可以轻而易举地克服饱腹感信号。

显然,在现代社会,对高热食物的追求会给我们带来苦恼,使我们面临体重增加的风险。

在探讨如何才能维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生活在一个“致肥”的环境中,有强大的生物和心理力量在这种环境中诱使我们追求食物,因为对食物的渴望并不是什么道德上的过错,那些针对饮食和体重而发表的无端指责与羞辱是有害的。

在认清这一点之后,再来看看有什么方法可以控制我们对于食物的过剩欲望。

节食是很多人用来控制饮食和体重的首选,然而这种方法往往适得其反,会让我们对食物的渴望更强烈。有研究表明,当节食者在对某种非常渴望的食物进行控制时,反而会对这种食物产生极为强烈的渴望。

能认清并避开一些会诱发你“犯错”的情况也很重要,假如你能做到在逛超市时不去糖果区的货架,或许就能抑制购买糖果的冲动。

情绪也有可能导致不正常食物欲望产生的原因。因此,当遇到情绪问题时,不要想着用食物来化解,而应该去寻求其他的应对策略帮助你维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我们应该试着区分生理饥饿和进食欲望的区别,享受美食是件重要的事,不过要记住,听从身体发出的饱腹信号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