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大姨妈里总是有“血块”,是体寒?还是妇科炎症?

桂花飘香
传播健康知识,提高基层疾病防控能力。
收藏

大姨妈不仅是健康的晴雨表,更左右着很多人的心情。

生理期来临时,下腹的酸痛坠胀挥之不去,让人难免低落。

低头再看到卫生巾或卫生棉条上黑红色的“血块”,更让人从心底升起一股寒意。

为什么会有血块呢?是体寒?炎症?还是其它原因?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月经”,以及经期血块的成因。

(图源:unsplash.com)

月经,是怎么形成的?

对于正常女性来说,从十几岁的月经初潮,到五十岁左右绝经,月经始终如影随形,如约造访。

那你有没有想过:女人为什么是“流血一周都不死”的生物呢?

想了解月经的成因,不妨听听下面这个故事。

女性体内有两种重要的生殖器官——子宫和卵巢。

卵巢是孕育成熟卵细胞、合成分泌性激素的地方。

每个正常的生理期内,通常都会有一个卵细胞成熟,排出卵巢,踏上它的“漫漫征途”[1]。

伴随着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子宫是孕育生命的摇篮,生理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子宫内膜都在进行着充分的自我“建设”,为孕育生命做准备。

比如,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会不断增厚,内膜腺体增长,还会长出螺旋小动脉[1]。

(图源:unsplash.com)

只是,子宫内膜的热情常常“打了水漂”。

如果没有受精卵在这片“肥沃”的“土壤”上扎根,随着激素的撤退,子宫内膜就会崩解脱落,原本增生的小血管也撕扯破裂,也就形成了月经最主要的成分——血液[2]。

由于包含静脉血,所以月经血并不是想象中鲜红的颜色,而是呈暗红色。

除血液外,月经里还包括子宫内膜碎片、宫颈黏液以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

在子宫收缩的作用下,它们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排出宫腔,形成我们看到的“月经”。

好端端的月经,怎么会有血块?

先说答案:出现在卫生巾/卫生棉条上的血块,其实是自然流出的血凝固而成的。

你也许观察过:如果手指上划了一个小口,流出的血液很快就会凝固;而月经中的血液却不易凝固,总是液体的状态。

这是由于月经血中含有大量“纤维蛋白溶酶”,在纤维蛋白溶酶的作用下,月经血不会像伤口流出的血一样凝固,而是保持着一定的流动性,以便排出宫腔[3]。

但是如果月经量比较大、血流速度快,“纤维蛋白溶酶”还未来得及化解血液中的有形物“纤维蛋白”时,血液就会在宫腔内凝结形成血块。

从子宫颈口流出的液体血液,还需要经过阴道才能流出体外。

阴道是一条环状肌性管道,它的“地势”更加平缓,再加上平躺和坐卧的姿势,月经就会在这条通道中多停留一些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聚集在这条通道内的血液和内膜碎片就可能凝结成块状。

当身体姿势发生变化时,块状月经滑出体外,也会形成卫生巾上的“血块”。

(图源:unsplash.com)

月经血由四分之三的动脉血和四分之一的静脉血组成,静脉血颜色本来就偏深,而在流出的过程中,因为血液中的铁被氧化,颜色就会进一步加深,最终呈现出黑红色。

所以说,经期出现“血块”,“血块颜色黑红”,其实都是经血流出后的自然变化,和“体寒”“妇科炎症”没什么关系,不用担心。

频繁“黑红血块”,要警惕

通常来说,如果月经量较大,或者月经流出通道不畅时,血液从子宫腔内流出后就更容易形成血块。

很多人出现以上两种情况的原因,都是生理性的,但也有一些疾病因素会造成这两类现象。

造成月经过多的病理因素有很多[4],比如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等可能因子宫收缩障碍影响止血,子宫内膜息肉、内膜病变可能导致月经量过多,又或者本身凝血功能不正常(如血友病)。

月经流出道上的“拦路虎”也有很多。

除平躺、坐卧等姿势外,一些病理性因素也会导致流出道不畅,比如宫腔占位、宫颈狭窄、阴道挤压、生殖道畸形等。

所以,偶然看到卫生巾或棉条上有黑血块,无需过分担心。

但如果月经中的黑色血块越来越多,月经量越来越大,或者大量血块超过三天,月经期长达8-10天时,就要警惕以上病理因素。

(图源:unsplash.com)

月经出现大量黑红血块,怎么办?

不要焦虑,要及时去妇科就医检查。

为了对子宫内的病变有较好的了解,就医检查的时机很重要。

了解内膜情况的最佳时机,是在“姨妈”刚走,或者来月经的第6-7天[5]。

此时的子宫内膜刚开始修复,既无月经血的干扰,也没那么厚,在B超下,即使是一些小的占位也无所遁形。

而即使确认有相关疾病,也无需太担心,妇科医生们自有“锦囊妙计”。

如果是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病变及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酌情使用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6,7]。

如果是凝血功能异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需要与血液科医生同时制定治疗方案。

如果是内分泌紊乱引起来的异常子宫出血,则需要专业的妇科医生进行规范化的药物治疗。

在饮食方面,我们要注意加强营养,补充铁剂、维生素C和蛋白质。

(图源:unsplash.com)

出血较多时,可以在三餐中增加富含铁剂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胡萝卜及蛋黄等。

出血过多时还可以联合使用一般止血药物,对于贫血者需要同时服用改善贫血的铁剂。

此外,日常做好阴部的卫生清洁,勤换护垫和内裤;在月经期间禁止房事、盆浴;及时加减衣物,戒烟戒酒,规律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希望所有女性都能与“大姨妈”这位老朋友,更好地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 谢幸. 妇产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2018:338-341.

[2] Critchley HOD, Maybin JA, Armstrong GM, Williams ARW. Physiology of the Endometrium and Regulation of Menstruation. Physiol Rev. 2020 Jul 1;100(3):1149-1179.

[3] James AH. Heavy menstrual bleeding: work-up and management. Hematology Am Soc Hematol Educ Program. 2016 Dec 2;2016(1):236-242.

[4]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内分泌学组. 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11):801-806.

[5] 郁琦, 罗颂平. 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治[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22-59.

[6]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内分泌学组. 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诊治指南[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8,53(12):801-807.

[7] Nelsen LM, Lenderking WR, Pokrzywinski R, Balantac Z, Black L, Pokras S, Enslin MB, Cooper M, Lukes AS. Experience of Symptoms and Disease Impact in Patients with Adenomyosis. Patient. 2018 Jun;11(3):319-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