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极考察站“新成员”长啥样?效果图来了,满满的科技感!

科普中国
公众科普,科学传播。
收藏

11月1日上午,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出征,踏上为期5个多月的科考征程。本次考察最突出亮点是建设罗斯海新站。新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第3个常年考察站,是我国在南极的第5个考察站,也是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考察站。我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长啥样?高清效果图来了!

001OVeiVly1hjfh1pz5zbj60r10hfadr02.jpeg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官方微博

极地科学考察的理想之地,因何而确定?

1842年,英国人詹姆斯·克拉克·罗斯不顾海豹捕猎者此行危险的预言,率领两条帆船从澳大利亚霍巴特出发,成功穿越重重浮冰,进入一片现在以他姓氏命名的海域——罗斯海。

罗斯海孕育着一种纯粹的天然美,是南极令人惊叹的胜地之一。它拥有绝对宁静的一面,仲夏十分,阳光轻柔和煦;转瞬间,又疾风暴雪,厚重的浮冰和严寒低温。

2009年,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在冰穹A地区建成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实现了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由南极大陆边缘向内陆的战略跨越。如今,新的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将建成,也将成为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考察站。

罗斯海是地球上船舶所能到达的最南部海域之一,也是人类通过船舶抵达南极大陆、前往南极点的传统线路。自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以来,考察队从罗斯海的入口一直到罗斯海的最南端,进行了大面积、系统化、科学化的选址工作,并最终确定在恩克斯堡岛。

(“雪龙”探南极·图文互动)(4)特稿:从长城站到罗斯海新站——中国前35次南极考察回眸

“雪龙2”号航行在太平洋上。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罗斯海的西海岸,就是“冰工厂”,是南极海冰生成地,也是地球系统圈层相互作用最为集中和最为强烈的关键区域之一。海冰对整个地球系统变化产生重大的影响,全球40%多的深海水源都来自南极,罗斯海不仅是南极底层水的起源地,更是全球重要的生态安全保障地。

新站周边分布着埃里伯斯火山等多座著名火山,以及南极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它被喻为研究地球系统中能量交换、物质交换和圈层相互作用,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天然实验室”。

科学家们希望借此了解南极生物生态系统的功能、群落和演化,并开展大气环境、海洋基础环境、生物生态等多圈层、多学科的观监测和科学研究工作。

11月1日,“雪龙”号和“雪龙2”号从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起航,奔赴南极。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5个考察站将如何分工?

从1985年建立长城站起,中国现有南极科考站四个,分别是长城站、中山站两个常年科学考察站和昆仑站、泰山站两个度夏科学考察站,

如今的罗斯海新站,将是在南极第三代现代化的考察站。之后,我国将初步建成涵盖空基、岸基、船基、海基、冰基、海床基的国家南极观测网和“一船四站一基地”的南极考察保障平台,基本满足南极考察活动的综合保障需求。

考察队出发前,已完成新站建设物资的国内定制加工、预拼装、检查验收等工作。预计12月中旬考察队员将抵达罗斯海枢纽站区域,开展卸货和安装等工作,计划60天内完成新站的建设任务。

人们期待,随着“双龙探极”的展开,我国科学家在这些领域的创新研究取得新突破,为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做出新贡献。

综合来源:新华网、央视新闻、中国青年网等

评论
演绎无限精彩!
大学士级
罗斯海新站的建设,将为我国南极科学研究提供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南极的科研能力,为我国的南极科研事业开辟新的领域。
2023-11-04
天津—陈杰
学士级
罗斯海新站,是我国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第3个常年考察站,是我国在南极的第5个考察站,也是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考察站。这充分彰显了我国的大国风范、科技实力、综合实力。
2023-11-04
飞翔的小山竹
学士级
罗斯海是地球上船舶所能到达的最南部海域之一,也是人类通过船舶抵达南极大陆、前往南极点的传统线路。
202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