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湖南长沙召开的科普中国创作大会暨2023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年会上,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孙茂松作了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特点及其能力边界》的主旨报告。孙茂松以ChatGPT为例,介绍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创造性、多样性等特点,以及可能会引发的一系列科技伦理与治理问题,并现场展示了AI创作的诗句。
AI时代,低端科普无疑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如果读者只需要某些知识。ChatGPT之类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从海量信息中进行筛选和重新组织,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因此,科普创作如果仅仅是回答问题式的知识罗列,将无法得到读者认可和市场承认。
本次年会的主题是“以高质量科普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意味着科普创作应该围绕科技前沿进行高端科普。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1.1亿人,居世界首位。这些科技人员有哪些新的发明创造,对国家发展作出了哪些实际贡献,应当通过科普创作加以展现。我国目前面临哪些技术难关,这也是科普创作应该重点关注和参与解决的命题。前沿科技的信息难以通过AI给出现成的答案,需要科普创作者与科技工作者密切合作来整理和表述。
也许有人会认为,科技前沿在学术界交流就行了,与普通民众没有多大关系,他们听不懂复杂的科学原理。随着学科分类越来越细,专家们只是某些领域的翘楚,在其他领域的知识储备或许与普通民众相差无几。好的科普创作应该深入浅出,成为学科之间的桥梁,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科技工作者来源于广大民众,科学家的培养更是要从青少年做起。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以风趣幽默、富有感染力的科普作品激发了全世界无数读者对于科学的兴趣,吸引了无数青少年后来投身于科学事业,希望中国也有更多像他那样的“科学世界的导游”。
AI时代,高质量科普还体现在提升创作水平上。有一位科普编辑无奈地说:有些科普书的作者几乎从来不看科普书,既然不看科普书,为什么要写科普书呢?出发点无非是积累成果或考核需要。没有丰富的阅读经验,缺乏个性化的生动文笔,写出的作品必然枯燥乏味,不堪卒读。真正优秀的科普作品必然包含作者本人的洞见,是一种生命体验的分享。《优雅老去:你的前100岁健康指南》序言中有一句斯宾塞说的话:“如果一个人的知识不成体系,那么他知道的越多,就越会感到困惑。”这句话将养生知识的获取上升到新的层面:原来养生知识并非越多越好,而是需要形成体系,否则散乱纷繁甚至自相矛盾的知识会令人无所适从。到底该怎么做呢?该书作者温特凭借高深的科学造诣,旁征博引全球知名医学杂志所发表的科学研究结论,在科学严谨的理论和资料详实的数据基础上,采用通俗易懂且颇具幽默感的语言进行写作,读起来趣味横生。
AI时代,科普创作的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AI可以把文字转化成个性化的声音,如果愿意到录音棚去录制1个小时的声音,就可以成为随时在线的虚拟主播,声音可以在世间久久回响;AI可以把声音转化为文字,再把文字转化为手语,这项技术可以帮助聋哑人士在屏幕上“看新闻”,正确率已达95%;AI还可以根据创作者的需求快速制作图片和视频,使内容具有更强的观赏性。
人工智能浪潮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科普创作也不例外,科普作家们只有更加兼容并蓄,开拓创新,追求卓越,才能在AI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王欣 系湖北省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湖北省科普作家协会青年科普创作专委会主任委员)